胡佛研究所访史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况通报中国政府。此类文献在宋子文档案中涉及甚多,我们收集了其中很有价值的32份。这32份档案,记录了他与美国总统及美国各部门负责人谋划确立中国战后大国地位的谈话、电报、会谈记录、相互之间的情报交流等。这些档案从一个方面清楚、详细地勾画了战时中国政府参与战后世界格局制定的情况,及参与筹划联合国的情况。
关于香港和西藏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与战后世界格局形成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战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敏感的外交关系问题。从宋子文档案可以看出,英国出于“毫不放松地保持帝国的完整”的利益考虑,在中美磋商缅甸战役计划的过程中、在与中国谈判签定中英新约的过程中,始终高度关注其在香港和西藏的殖民利益。在我们收集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战时中国政府为了遏制英国政府对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公然挑衅,一方面直接对英国政府的错误言论提出抗议;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联合美国政府,掣肘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图谋。档案资料显现,美国政府在关于香港和西藏地位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罗斯福总统家庭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罗斯福总统本人态度十分明确,支持中国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宋子文穿梭于美中英之间,既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的明确态度,又设法维持了中英之间的同盟关系。有关此类档案资料,我们共收集了21份。这些材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是研究这个阶段对外关系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宋子文档案的检索和复印的同时,我们也查阅了胡佛所特藏部与中国有关的其他一些档案。这主要就是开篇提到的克里档案等。
克里档案包括5盒手稿和1封套资料,主要是克里的稿件、笔记、备忘录、报告和会议梗概等。这些档案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及中缅印战区的军事行动等。档案中有克里与蒋介石、宋美龄和其他国民党高官的私人通信,还有有关美国志愿团的详细材料。
霍恩贝克档案包括561盒手稿、17盒卡片资料、2个特大封套资料、1个公文资料夹、41个封套资料、1个特大型文件夹、5卷录音带、7英尺厚的大事记。主要是霍恩贝克的私人信件、报告、照片、电报、指令、个人出版物、个人大事记和录音带。这些资料广泛涉及美国与中国、日本以及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战时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形势、战时德国和美国的关系等等内容。这些档案中有日本轰炸中国城市的详细情况记录和照片、有1937年前后日本对中国军事占领的情况介绍。
爱尔曼档案共有26盒手稿和4个封套资料。这些档案包括他的演讲稿、文件稿、信件、手抄广播稿、备忘录、报告、笔记、传记卡片资料、报刊剪辑。主要内容是战时中国特别是上海的状况、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战时美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活动的情况。这些档案中有大量日军在华军事活动的情报稿,还有许多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行动的珍贵史料。
扬的档案数量庞大,共有119盒手稿、1个封套资料、1个大型公文盒、1本相册、1批录音带。这些档案包括他的日记、通信、报告、发表的文章、统计数字、1929年至1946年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等。
劳德尔迈克档案有14盒手稿和3个封套资料,包括他的通信、著作、文章、照片以及战时中国、日本的水文资料、土地状况调查报告等。这些材料是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史极有价值的档案文献,比如在这些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德尔迈克记述的中国难民从沿海向内地流动给国民政府带来的战时压力,以及国民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托德档案共有68盒手稿、7个大文件盒,包括他的日记、演讲稿、文章、通信、报告、便笺、照片。这些资料主要涉及战时美国在中国的工程项目,特别是江河工程及洪水控制工程;饥荒救助工作;战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策状况。
陈纳德(GeneralClaireleeChennault)的私人文件也收藏在胡佛研究所。陈纳德档案共有12盒手稿、2盒文件夹和3个封套资料。这些档案主要包括私人通信、命令、便笺、报告、演讲稿和文章,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航空援助、战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等等内容。与陈纳德档案有关的是胡佛研究所专门建立的中缅印战区“驼峰行动”档案,这批档案虽然只有1盒手稿资料,但内容丰富,涉及“驼峰行动”的决策、各阶段的规划、主要行动展开情况以及每次行动的效果等。这些资料主要是亲历者的手稿和回忆录。
胡佛研究所还保存着魏德迈(GeneralAlbertCWedemeyer)的私人文件。魏氏档案共有141盒手稿、10个大型文件盒、2卷摄影胶片、2本照相册、72个封套资料、19盘磁带、2盒地图和备忘录,主要是命令文稿、工作计划、报告、通信、演讲稿、文章、报刊剪辑等,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的战略规划、在中国的军事行动、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战后美国的各类政策,包括同中国最主要的政治人物的交往,同迪克西使团(美军延安观察组)的来往信件等。
关于记录中国共产党抗战较为详细的资料集中在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档案资料中,胡佛研究所收藏的美军观察组成员彼德金上校(ColonelWJPeterkin)的私人文件,就是其中之一。彼德金档案共有8盒手稿、2个封套资料、1盒相册、3卷摄影资料、1盒缩微胶卷、2盒磁带。包括日记抄本、信件、给美国国内的报告和各类地图等。彼德金档案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活动、战时中国共产党武器装备情况等等。彼德金出版过《在中国内部》一书,对中共的抗日战争有很多正面描述。严厉批评了美国对华政策,要求撤换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魏德迈。此外,美军观察组的另一个成员伊万?伊顿(IvanDYeaton)的文件也收藏在胡佛研究所。伊顿档案有7盒手稿、1个大文件盒和7个封套资料,包括给美国参谋部的报告、备忘录、通信、命令、图表和照片,这些资料涉及他的军事生涯以及他记录的1941年苏联军事力量状况、1941年至1949年苏联和美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智囊机构情况、1941年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案情况、1944年至1946年美国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等。此外,胡佛研究所还藏有联合国救济总署(TheChinaOfficeOfTheUnitedNationsReliefAndRehabilitationAdministration)1943至1948年关于中国经济、工业和农业方面的材料。可以说,所有这些档案都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特别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
在胡佛所紧张的工作令我们疲惫。每天傍晚,当我们乘上返回旧金山的列车时,都会在车轮有节奏的铿锵声中昏昏睡去。但即使在梦中下意识地触摸到身边塞满材料的行囊,这列车上的假寐也显得那么踏实。离开美丽的湾区几个月了,我们还会不时忆起那捕捉到好材料时的兴奋心境。
(本文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
第(3/3)页
况通报中国政府。此类文献在宋子文档案中涉及甚多,我们收集了其中很有价值的32份。这32份档案,记录了他与美国总统及美国各部门负责人谋划确立中国战后大国地位的谈话、电报、会谈记录、相互之间的情报交流等。这些档案从一个方面清楚、详细地勾画了战时中国政府参与战后世界格局制定的情况,及参与筹划联合国的情况。
关于香港和西藏问题。这个问题其实是与战后世界格局形成密切相关的问题,也是战时中国政府与英国政府敏感的外交关系问题。从宋子文档案可以看出,英国出于“毫不放松地保持帝国的完整”的利益考虑,在中美磋商缅甸战役计划的过程中、在与中国谈判签定中英新约的过程中,始终高度关注其在香港和西藏的殖民利益。在我们收集的有关文献资料中,战时中国政府为了遏制英国政府对中国领土和主权完整的公然挑衅,一方面直接对英国政府的错误言论提出抗议;另一方面,通过外交手段,联合美国政府,掣肘英国在亚洲的殖民图谋。档案资料显现,美国政府在关于香港和西藏地位问题上,曾经有过激烈的争论,甚至罗斯福总统家庭内部也出现了不同的声音。但是罗斯福总统本人态度十分明确,支持中国的要求。在这个过程中,宋子文穿梭于美中英之间,既表达了中国政府维护领土主权的明确态度,又设法维持了中英之间的同盟关系。有关此类档案资料,我们共收集了21份。这些材料生动、真实地反映了抗日战争时期中英关系发展的曲折历程,是研究这个阶段对外关系史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料。
在把主要精力用于宋子文档案的检索和复印的同时,我们也查阅了胡佛所特藏部与中国有关的其他一些档案。这主要就是开篇提到的克里档案等。
克里档案包括5盒手稿和1封套资料,主要是克里的稿件、笔记、备忘录、报告和会议梗概等。这些档案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援助、中国的社会状况以及中缅印战区的军事行动等。档案中有克里与蒋介石、宋美龄和其他国民党高官的私人通信,还有有关美国志愿团的详细材料。
霍恩贝克档案包括561盒手稿、17盒卡片资料、2个特大封套资料、1个公文资料夹、41个封套资料、1个特大型文件夹、5卷录音带、7英尺厚的大事记。主要是霍恩贝克的私人信件、报告、照片、电报、指令、个人出版物、个人大事记和录音带。这些资料广泛涉及美国与中国、日本以及东亚地区其他国家的关系、战时中国和日本的政治形势、战时德国和美国的关系等等内容。这些档案中有日本轰炸中国城市的详细情况记录和照片、有1937年前后日本对中国军事占领的情况介绍。
爱尔曼档案共有26盒手稿和4个封套资料。这些档案包括他的演讲稿、文件稿、信件、手抄广播稿、备忘录、报告、笔记、传记卡片资料、报刊剪辑。主要内容是战时中国特别是上海的状况、美国和中国的关系、战时美国知识分子在中国活动的情况。这些档案中有大量日军在华军事活动的情报稿,还有许多有关中国共产党抗战行动的珍贵史料。
扬的档案数量庞大,共有119盒手稿、1个封套资料、1个大型公文盒、1本相册、1批录音带。这些档案包括他的日记、通信、报告、发表的文章、统计数字、1929年至1946年中国的经济和金融状况等。
劳德尔迈克档案有14盒手稿和3个封套资料,包括他的通信、著作、文章、照片以及战时中国、日本的水文资料、土地状况调查报告等。这些材料是研究抗日战争时期中国社会史极有价值的档案文献,比如在这些档案中,我们可以看到劳德尔迈克记述的中国难民从沿海向内地流动给国民政府带来的战时压力,以及国民政府采取的相应措施等。
托德档案共有68盒手稿、7个大文件盒,包括他的日记、演讲稿、文章、通信、报告、便笺、照片。这些资料主要涉及战时美国在中国的工程项目,特别是江河工程及洪水控制工程;饥荒救助工作;战时中国社会、经济和政策状况。
陈纳德(GeneralClaireleeChennault)的私人文件也收藏在胡佛研究所。陈纳德档案共有12盒手稿、2盒文件夹和3个封套资料。这些档案主要包括私人通信、命令、便笺、报告、演讲稿和文章,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对中国的航空援助、战后美国对中国的政策等等内容。与陈纳德档案有关的是胡佛研究所专门建立的中缅印战区“驼峰行动”档案,这批档案虽然只有1盒手稿资料,但内容丰富,涉及“驼峰行动”的决策、各阶段的规划、主要行动展开情况以及每次行动的效果等。这些资料主要是亲历者的手稿和回忆录。
胡佛研究所还保存着魏德迈(GeneralAlbertCWedemeyer)的私人文件。魏氏档案共有141盒手稿、10个大型文件盒、2卷摄影胶片、2本照相册、72个封套资料、19盘磁带、2盒地图和备忘录,主要是命令文稿、工作计划、报告、通信、演讲稿、文章、报刊剪辑等,涉及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期盟军的战略规划、在中国的军事行动、美国对中国的外交政策、战后美国的各类政策,包括同中国最主要的政治人物的交往,同迪克西使团(美军延安观察组)的来往信件等。
关于记录中国共产党抗战较为详细的资料集中在美军延安观察组成员档案资料中,胡佛研究所收藏的美军观察组成员彼德金上校(ColonelWJPeterkin)的私人文件,就是其中之一。彼德金档案共有8盒手稿、2个封套资料、1盒相册、3卷摄影资料、1盒缩微胶卷、2盒磁带。包括日记抄本、信件、给美国国内的报告和各类地图等。彼德金档案记录了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共产党抗击日本侵略者的活动、战时中国共产党武器装备情况等等。彼德金出版过《在中国内部》一书,对中共的抗日战争有很多正面描述。严厉批评了美国对华政策,要求撤换与蒋介石关系密切的魏德迈。此外,美军观察组的另一个成员伊万?伊顿(IvanDYeaton)的文件也收藏在胡佛研究所。伊顿档案有7盒手稿、1个大文件盒和7个封套资料,包括给美国参谋部的报告、备忘录、通信、命令、图表和照片,这些资料涉及他的军事生涯以及他记录的1941年苏联军事力量状况、1941年至1949年苏联和美国的关系、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国军事智囊机构情况、1941年美国政府通过租借法案情况、1944年至1946年美国和中国共产党之间的关系等。此外,胡佛研究所还藏有联合国救济总署(TheChinaOfficeOfTheUnitedNationsReliefAndRehabilitationAdministration)1943至1948年关于中国经济、工业和农业方面的材料。可以说,所有这些档案都是研究中国现代史,特别是研究中国抗日战争史十分重要的文献资料。
在胡佛所紧张的工作令我们疲惫。每天傍晚,当我们乘上返回旧金山的列车时,都会在车轮有节奏的铿锵声中昏昏睡去。但即使在梦中下意识地触摸到身边塞满材料的行囊,这列车上的假寐也显得那么踏实。离开美丽的湾区几个月了,我们还会不时忆起那捕捉到好材料时的兴奋心境。
(本文发表于《中共党史研究》2006年第2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