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的高考加分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盼望能见一面。有天罗隐来访,郑畋安排女儿在珠帘内窥视,郑女瞧后,终生不再朗读罗隐的诗。
郑女:“我心中的他,没了!˃ ˄ ˂̥̥ ”
到了明清时期,皮相加分变成了“大挑”。所谓“大挑”,就是将参加会试三科不中的举人集中起来,不考文章,考相貌。而且,考官们还要以“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象形字来对照举子们的体形、相貌进行品评,多少有点伤人自尊。
比如“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符合这四字,就可能获得加分重新被录取。后四个字,“身”代表不正,“甲”比喻头大体小,“气”则一肩高耸,“由”则头小体大。沾上其中任何一个字,卷铺盖回家。
人长得丑,就一定没有治国才能?大家恐怕都会想到一个反例:宰相刘罗锅。不过,电视剧里是戏说,历史上的刘墉并不驼背,人家一步步从秀才、举人到进士,就算不帅,起码也是大众相貌。如果是驼背,光靠“官二代”的身份,怕是没法做官。倒是评剧《徐九经当官记》比较靠谱,徐九经考中状元,因四肢不称、五官不美,被扣“皮相分”,在官场拼了二十多年,清廉官声震天响,却始终只能混基层。
“口语加分”
和现在一样,普通话标准的人,面试时总能获得额外的青睐。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疆域都不小,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学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自是难免。如果一个士子在殿试时面对皇帝问策,叽里咕噜说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听不懂,前景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盼望能见一面。有天罗隐来访,郑畋安排女儿在珠帘内窥视,郑女瞧后,终生不再朗读罗隐的诗。
郑女:“我心中的他,没了!˃ ˄ ˂̥̥ ”
到了明清时期,皮相加分变成了“大挑”。所谓“大挑”,就是将参加会试三科不中的举人集中起来,不考文章,考相貌。而且,考官们还要以“同田贯日身甲气由”八个象形字来对照举子们的体形、相貌进行品评,多少有点伤人自尊。
比如“同”指长方脸,“田”指四方脸,“贯”指人的头大而身体直长,“日”指身体端直而高矮肥瘦适中。符合这四字,就可能获得加分重新被录取。后四个字,“身”代表不正,“甲”比喻头大体小,“气”则一肩高耸,“由”则头小体大。沾上其中任何一个字,卷铺盖回家。
人长得丑,就一定没有治国才能?大家恐怕都会想到一个反例:宰相刘罗锅。不过,电视剧里是戏说,历史上的刘墉并不驼背,人家一步步从秀才、举人到进士,就算不帅,起码也是大众相貌。如果是驼背,光靠“官二代”的身份,怕是没法做官。倒是评剧《徐九经当官记》比较靠谱,徐九经考中状元,因四肢不称、五官不美,被扣“皮相分”,在官场拼了二十多年,清廉官声震天响,却始终只能混基层。
“口语加分”
和现在一样,普通话标准的人,面试时总能获得额外的青睐。中国历史上的统一时期,疆域都不小,所谓“十里不同音,百里不同俗”。学子们来自五湖四海,南腔北调自是难免。如果一个士子在殿试时面对皇帝问策,叽里咕噜说了老半天,皇帝一句也听不懂,前景自然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