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历史穿行域外访史与社会主义寻踪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访罗见闻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看出,他们强调的是政治多元和民主。事实上,罗的社会制度,实行的是立法与行政分离和参众两院制。这类似于西方的所谓民主制度。多党制是一个必要的条件。这就在根本上否定了过去由共产党一个党实现统治的制度。据使馆的同志讲,经历一个时期的混乱之后,罗的政治逐渐走向成熟。这也是一个应该肯定的事实。

对于罗共在转瞬间垮台原因的深入分析,不是本文的任务。但一个最直观的答案,是问题出在罗共自身。经济搞不上去,人民生活下降,官僚分子腐败,而政治体制又不能保障人民意志得到充分表达,人民的民主权利完全被漠视,这无论怎样都是危险的。由此,我们可以认识到,邓小平提出的“三个有利于”的标准,以及作为党的指导思想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确是执政党极为重要的思想武器。世界上的教训往往就是这样:它是惨痛的,但也留给人们必要的思考。有了思考,人就不会再盲目。

此次赴罗,还有一个重要收获,就是采访到原罗驻中国大使罗明先生。罗明是个中国通。早在上世纪五十年代初,他就奉派来中国,在北京大学学习中文。此后,他成为罗马尼亚的首席中文翻译。他的夫人、女儿和女婿都精通中文。女婿还将在不久到北京就任驻中国大使。

罗明先生是1960年布加勒斯特会议的亲历者。当时,他是罗党中央派到中国代表团的联络员。他对布加勒斯特会议的叙述,同我们过去在国内了解的有所不同。

罗明告诉我们,所谓布加勒斯特会议,是指在罗工人党第三次代表大会之后召开的一个社会主义国家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来到罗马尼亚的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代表团,都列席了罗党的代表大会。罗明说,赫鲁晓夫在向代表大会致词时故意讲到,某些国家的党,读书并没有读懂,他们在教条主义地处理问题。他们不了解实际,制定了一些脱离实际的方案和计划。罗明说,虽然赫鲁晓夫当时并没有指明说谁,但大家都能感到他的暗示。特别是东道主罗马尼亚人。他们不希望在自己党的代表大会上发生不愉快的事情。

罗明说,他没有进入各国共产党和工人党会议大厅。但他知道里面在吵架,气氛紧张。罗明提供的一个细节是,在会议的当晚,罗党中央第一书记乔治乌?德治在斯纳果伏湖党中央别墅宴请各国代表团。就在招待会将要结束时,罗明突然接到通知,要他宴会一结束,马上带领中国代表团回到布加勒斯特城里乔治乌?德治的家。罗明说,这样做,是出于一番特殊的安排。乔治乌?德治并不拥护赫鲁晓夫企图以压服方式对付中国代表团的做法。但他又不好公开表示对中国的同情。他希望安抚中国同志,同中国代表团做私下接触,可他深知苏在罗的耳目众多,结果采取了这种保密和不合常规的安排。

但在阎明复的回忆中,中国代表团是按照中央来电,主动前去拜访乔治乌?德治的。阎明复说,中国代表团在凌晨2时来到乔治乌?德治的住所,并开始了谈话。可罗明坚持他的记忆,认为中共代表团是在他的引领下,于宴会结束的当晚11时赶到布加勒斯特乔治乌?德治的官邸的。罗明说,谈话在官邸的露天平台上进行。当他们到来时,平台上什么准备都没有。彭真等中国代表团成员,是每人自己搬一张藤椅随便坐下的。罗明说,当时的场景他印象极深。中国代表团和罗党中央政治局委员们围坐在一起,没有排任何座次。这表明,整个谈话既有预谋却又随机而行。

罗明说,德治在谈话开始时,希望中国代表团把心里话坦率讲出来,同时,他也表示了在某些方面对赫鲁晓夫做法的不满。罗明回忆说,双方谈到了整个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发展,谈到了在兄弟党之间应该遵守哪些准则。大家一致认为,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父子党”、“霸权主义”这些概念是不应当存在的。据罗明回忆,会谈气氛非常融洽,充满了相互间信任的精神。他甚至认为,这次谈话代表了罗党对中共的特殊态度,它开辟了罗党和中共关系的新局面。

罗明的回忆是富有声色的。在电视取景器的画面上,他彬彬有礼的举止,很是动人。作为文献纪录片,我们对他的回忆还要作进一步考证。但他提供的历史细节,却使片子丰富起来。

为了这次电视采访,罗明夫妇特地把当年彭真送给他的刺绣桌布拿出来,展示在电视镜头前。看得出来,作为从那个时代走过来的见证人,罗明先生企盼中罗友好的情感是真切的。特别令我们感动的,是他在采访前一天才从医院回到家里。五天前,他刚刚动了一次肝部手术。可以说,为见中国客人,他尽了最大的努力。

五天的访问终于结束了。我和我的摄制组朋友们,为有这样一次值得回顾的出访感到充实、兴奋。

(本文发表于《百年潮》2003年第3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