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五代:从围殴黄巢开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八章 征战鲁东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改换门庭可就不得了了,俗话说东边不亮西边亮,在一个地方不显山不露水的人,换一个地方就有可能一飞冲天,杨师厚恰恰就是这样的人。
前期朱温打李茂贞的时候,杨师厚也在军中,还立了大功,受到朱温赏识,所以这一次就派他来和王师范一较长短。
杨师厚挂帅出征,驰击师范,屯兵临朐。
王师范一看,杨师厚来了,那就去会一会他吧,派出大军与其对峙。
杨师厚登高望远,仔细观察青州兵的阵势,只见旌旗蔽日,军威雄壮,阵势严整,感觉很有压力。
杨师厚打定主意:不可力敌,只能智取;不可速战,可用疲兵之术。
怎样智取呢,杨师厚的方法是示弱,任凭对方百般叫阵,我只缩头不出。
这时候手下人看不下去了,他们找到杨师厚说:“我们粮草匮乏,宜求速战,长久拖延下去恐怕对我军不利。”
杨师厚道:“你们说得很对,缺乏军粮是我军最大的短板,这一点王师范他知不知道?”
手下:“王师范不是庸人,他肯定知道。”
杨师厚:“既然敌人也知道,那我们就按照他们的想法,把戏演下去。”
演戏的第一步是假装退兵。
杨师厚让手下人散布流言:“梁军兵少,而且军粮匮乏,支持不住了,马上就要撤退。”
王师范听到消息后陷入沉思,他结合前期梁军的表现进行仔细判断,认为流言所说是真的,梁军已经军心涣散,可以乘势而击。
王师范派出弟弟王师克带领大军倾巢而出,猛攻梁军大寨,杨师厚据守不出。
时间一久,王师克打累了,带军回撤。
青州兵之前发动过多次进攻,梁军像是害羞的小媳妇儿似的一直闭门不出,所以大家都习惯了,认为梁军怯战,不值一提。
所以这一次王师克也想当然地认为,对方是不会主动出击的,所以撤退得很是从容。
有一句话是这样说的:扮猪吃老虎。还有一句话说的也很好:咬人的狗是不叫的。
杨师厚见青州兵退了,下令出击。多日来梁军已经摩拳擦掌,养出了锐气,大军不发则已,一发而不可收拾。
梁兵山呼海啸一般向退走的青州兵席卷过去,王师克抵敌不住,率兵急退。
梁军势如下山猛虎,咬住对方不放,一路追杀过去,打到了圣王山,青州兵大溃,主帅王师克连同偏将八十余人被俘。
梁军乘胜进军,兵围青州。
演戏的第二步是分兵奇袭。
杨师厚在大寨中养精蓄锐的同时,命令手下将领刘重霸率领一路偏师出击防守薄弱的棣州。刘重霸不辱使命,在杨师厚取得大捷的同时,也取得突破性胜利,成功攻取了棣州城。
这样一来,梁军已经形成合围之势,王师范有点危险了。
形势虽然对王师范很不利,但他并不慌张,因为手下还有十万大军。
这十万人可不是什么老弱病残,而是实打实的青州精兵,都是山东人。
山东人搞侵略积极性并不高,但守土保家却个个龙精虎猛,能够以一当十。
这些人一看朱温的人打过来了,个个义愤填膺,群情激昂,向王师范请命,要把梁军胖揍一顿赶回老家去。
这时候王师范却犹豫了,他不是怕,而是担心自己的弟弟王师克。
王师范是个儒将,他博学多才,家中藏书万卷,深受孔孟思想的影响,十分重视兄弟之情。
现在弟弟王师克身陷梁营,他很担心。
于是王师范想到了投降。
这样做也许很难让人理解,但这就是王师范,他作出这样的决定本在情理之中。我们可以通过两个小故事来了解一下王师范的一个侧面。
第一则故事是这样的。
有一天王师范的舅舅醉酒后杀了人,死者一家到节度使王师范这里来告状。
这就涉及到一个法与情的问题,宽宥舅舅,于法难容;秉公办理,亲情难却。
王师范是个正常人,他首先想到了私了,于是跟死者家属做工作,想要赔对方一大笔钱,把事情平息下来。家属不干。
王师范没办法了,按照《唐律》,杀人者,斩。于是王师范下令把自己的舅舅给砍了。
这样一来王师范的母亲不干了,整天以泪洗面,一连三年不跟王师范见面,大有“不及黄泉,无相见也”的架势。
王师范心如刀绞,无论冰霜雨雪,每天坚持三四次到母亲房门前跪拜请罪,乞求母亲原谅。
第二则故事也很耐人寻味。
青州的城区在益都县,既然是县城,那就会有县令,但这个县令不值钱,因为平卢节度使的办公场所也在益都县城内(属于青州城的一部分),所以说这个益都县令不好当。
为了解决这个问题,每当益都县令来青州赴任,王师范都会亲自准备欢迎仪式,并且在县令到达后下拜迎接,口称:“百姓王师范恭迎县尊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