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朱慈烺是主角的小说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42章 六部、军队大调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在以往,除了户部能收税,工部和兵部都有收税权,名义上叫“竹木抽分”,到了地方上收税的部门更是多到无法想象,连武将都能找个由头收税,这一茬一茬的收税,寻常百姓谁能扛得住?

  吏部尚书由杨廷麟担任,负责江南各省官员三年一度的京察考功,原本南京吏部的京察制度是六年一考,北京吏部无权干涉。

  朱慈烺将京察改为三年一次,并实行考成法和末尾淘汰制,考核工作实效,提高官员办事效率。

  刑部尚书由原军法部顾威担任,负责南京诸司、公侯伯府、天武军等各军的刑名。

  兵部改称军机部,除了原本的孙应元、黄得功、周遇吉、杨御蕃四人,朱慈烺又将曹变蛟、高邦、李少游三人加了进去,形成制衡。

  礼部尚书依然由朱继柞担任,掌管礼乐、宗教、民族及外交之政,原詹事府少詹事杨士聪任正三品礼部左侍郎。

  朱继柞居官清正,秉笔直书,历史上的名声极好,这位置非他莫属了。

  工部尚书的人选也没动,还是熊明遇,朱慈烺命他在江南数省建造学校万余座,明年开春前必须完工。

  朱慈烺将学校一块从礼部单独拿出,成立教化部,由李岩任尚书,冒襄和黄宗羲任主事辅助。

  冒襄和黄宗羲都上岸了,冒襄识相灵活,还有才能,黄宗羲的教育思想比较先进,而且他们都是复社成员。

  复社在江南的影响力极大,历史上抗清报国的人才也不少,朱慈烺任用他们二人,变相的拉拢复社年轻骨干,让其不闹事,发挥各自的才能,也是为了分化复社。

  朱慈烺将聚贤楼招募的士人经过筛选移到翰林院,充当内阁顾问;将皇明军校迁到了南京,仍隶属军机部。

  都察院左都御史由李邦华担任,主管官员的法纪监督,配合吏部的京察和考成法,其他所有职能全部收回。

  南京守备和镇守太监一职没有变动,继续由魏国公和韩赞周担任,由于南京兵部变成了军机部,他们二人早已被架空了,除了能指挥得动南京京营这万把人,江南各地的驻军已跟他们没关系了。

  朱慈烺任命邱致中为凤阳镇守太监,镇守太监所有权利全部收回,只负责掌管江北的军工厂和铁厂。

  因史可法岳父去世,回家守制,漕运总督一职由抚宁侯朱国弼接任,朱慈烺暂时没有动他,任命朱大典为南直隶巡抚,顺道监督漕运。

  原来的军屯部由赵景麟主管,负责操练各地屯田兵,军屯部的人不能入军机部,这是朱慈烺定下的规矩,避免练兵权和调兵权重合。

  后勤部由太监卢九德主管,卢九德作为勇卫营的老人,多次随军作战,又深知兵法韬略,掌管后勤问题不大。

  所有涉及到军队的部门,没有一个文官担任一把手,全由武将掌管,朱慈烺也不打算将来在军机部安插文人,准备来个文武分治。

  对外作战,皇帝和内阁决定打不打,指定了作战任务后,至于怎么打,是军机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