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五章 党同伐异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太和五年,九月己未,巳正二刻。
京兆府,长安,胜业坊,李相府。
时辰渐渐将至午时,阳光晴好,府外的长安城依旧热闹,府外和坊间的百姓绝对想不到,只有几墙之隔的李相府中,正在进行着足以左右帝国朝堂的密谋。
不消李宗闵过多解释,仅仅从宰相方才的那句话,杨虞卿已经心中了然,为何李植会选择先将供状寄给李宗闵,而不是直接以密奏的方式上呈御览。这篇看似万无一失的奏状,若是不加改动,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去岁天子亲自下的决定,这奏状里却将其一一列为了李德裕的罪证,根本就是在打当今天子的脸。
“那看来……这奏状须大改了?”
杨虞卿深深地呼吸,将奏状仔细地叠好,递还给了李宗闵。
“还好,改动不会太多。时间充盈,这类绢纸某府上多的是,李植的字迹也好模仿,某是中书侍郎,到时候让礼部派个人来把前面好好改改,毕竟……”李宗闵将奏状塞回信笺当中,微微探身,小声道:“内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后的画押。”
“可是,这样一来,删却谋逆之罪,李德裕恐怕罪不至死,顶多只是另行贬斥……”
李宗闵眼神略带批评,深深地看了一眼杨虞卿,“怎么,师皋看来比损之想除掉他李德裕?”
这话配上李宗闵的语气和神情,说的杨虞卿眼睑一跳,眸色闪烁,一时间有些不明,一向对政敌狠毒的李宗闵为何突然这样说,便连忙道:“不不,师皋不过是就此提一句,毕竟这和李植所写的还是相去甚远,怕力度不够。”
像是被杨虞卿慌张的样子给逗笑了,李宗闵笑着宽慰道:“吾知道师皋心里想的什么,你放心,若是李德裕被贬,牵涉的朝中之人一样会被外放,你也做了一年多谏议大夫了,届时顺水推舟,让吏部给你升一升,乃小事一桩。”
虽然杨虞卿马上嘴上故作谦逊地表示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不过不论是杨虞卿还是李宗闵,都心知肚明,这篇奏状,稍加修改,上呈御览以后,给所有人都是一个升迁的机会,当然亲厚李德裕的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依损之看,此事要不要先通告牛思黯牛相公?”
李宗闵端起茶盏,轻轻晃了晃,将里面略有些泛凉的末茶一饮而尽,摇了摇头道:“现在交予牛相公不妥,若是准备得太过充分,届时你唱我和,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反而不好,令人起疑。”
这话字面上说的清晰,内涵却又隐晦,杨虞卿一时凭自己捉摸不透,便微微点头,叉手询问起来。
“损之是怕,圣人怀疑有党同伐异之嫌?”
“党同伐异?”李宗闵冷笑一声,神情上满是不屑,“党争……首先得要两派势均力敌,你看看这朝堂,除了那个工部的郑覃,还有陈夷行,哪里还有明面上李党的影子?南衙一大半都是我们的人,何来党争?”
李宗闵又顿了顿,直勾勾地看着杨虞卿的双眼,声音明显压低了几分,用食指指节敲了敲茶海,道:“某只是怕,北边……有所警惕啊。”
杨虞卿当然明白,北边所指的是什么。
大唐朝廷制度,自玄宗皇帝开始,分南衙北司,南衙都是朝臣,而北司,则尽是宦官内侍及其所掌控的诸禁军,尤其以神策军为最大。自安史之乱以后,神策军崛起,而掌握神策军军权的宦官们,便以此为倚重,开始了大唐长达三朝近六十年的南衙北司之争。然而自宪宗皇帝驾崩后,北司先后拥立了穆宗皇帝、敬宗皇帝和当今天子,南衙虽然还与北司并称,实则早就在斗争中处在了北司的下风,甚至诸多朝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太和五年,九月己未,巳正二刻。
京兆府,长安,胜业坊,李相府。
时辰渐渐将至午时,阳光晴好,府外的长安城依旧热闹,府外和坊间的百姓绝对想不到,只有几墙之隔的李相府中,正在进行着足以左右帝国朝堂的密谋。
不消李宗闵过多解释,仅仅从宰相方才的那句话,杨虞卿已经心中了然,为何李植会选择先将供状寄给李宗闵,而不是直接以密奏的方式上呈御览。这篇看似万无一失的奏状,若是不加改动,极有可能会适得其反。去岁天子亲自下的决定,这奏状里却将其一一列为了李德裕的罪证,根本就是在打当今天子的脸。
“那看来……这奏状须大改了?”
杨虞卿深深地呼吸,将奏状仔细地叠好,递还给了李宗闵。
“还好,改动不会太多。时间充盈,这类绢纸某府上多的是,李植的字迹也好模仿,某是中书侍郎,到时候让礼部派个人来把前面好好改改,毕竟……”李宗闵将奏状塞回信笺当中,微微探身,小声道:“内容不重要,最重要的是最后的画押。”
“可是,这样一来,删却谋逆之罪,李德裕恐怕罪不至死,顶多只是另行贬斥……”
李宗闵眼神略带批评,深深地看了一眼杨虞卿,“怎么,师皋看来比损之想除掉他李德裕?”
这话配上李宗闵的语气和神情,说的杨虞卿眼睑一跳,眸色闪烁,一时间有些不明,一向对政敌狠毒的李宗闵为何突然这样说,便连忙道:“不不,师皋不过是就此提一句,毕竟这和李植所写的还是相去甚远,怕力度不够。”
像是被杨虞卿慌张的样子给逗笑了,李宗闵笑着宽慰道:“吾知道师皋心里想的什么,你放心,若是李德裕被贬,牵涉的朝中之人一样会被外放,你也做了一年多谏议大夫了,届时顺水推舟,让吏部给你升一升,乃小事一桩。”
虽然杨虞卿马上嘴上故作谦逊地表示这并不是他的本意,不过不论是杨虞卿还是李宗闵,都心知肚明,这篇奏状,稍加修改,上呈御览以后,给所有人都是一个升迁的机会,当然亲厚李德裕的人恐怕就没有那么幸运了。
“依损之看,此事要不要先通告牛思黯牛相公?”
李宗闵端起茶盏,轻轻晃了晃,将里面略有些泛凉的末茶一饮而尽,摇了摇头道:“现在交予牛相公不妥,若是准备得太过充分,届时你唱我和,一切都做得天衣无缝,反而不好,令人起疑。”
这话字面上说的清晰,内涵却又隐晦,杨虞卿一时凭自己捉摸不透,便微微点头,叉手询问起来。
“损之是怕,圣人怀疑有党同伐异之嫌?”
“党同伐异?”李宗闵冷笑一声,神情上满是不屑,“党争……首先得要两派势均力敌,你看看这朝堂,除了那个工部的郑覃,还有陈夷行,哪里还有明面上李党的影子?南衙一大半都是我们的人,何来党争?”
李宗闵又顿了顿,直勾勾地看着杨虞卿的双眼,声音明显压低了几分,用食指指节敲了敲茶海,道:“某只是怕,北边……有所警惕啊。”
杨虞卿当然明白,北边所指的是什么。
大唐朝廷制度,自玄宗皇帝开始,分南衙北司,南衙都是朝臣,而北司,则尽是宦官内侍及其所掌控的诸禁军,尤其以神策军为最大。自安史之乱以后,神策军崛起,而掌握神策军军权的宦官们,便以此为倚重,开始了大唐长达三朝近六十年的南衙北司之争。然而自宪宗皇帝驾崩后,北司先后拥立了穆宗皇帝、敬宗皇帝和当今天子,南衙虽然还与北司并称,实则早就在斗争中处在了北司的下风,甚至诸多朝臣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