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小郎中混异世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4章 皇后驾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这是暗指他受了皇帝指示故意作梗,可他冤枉啊,这事情皇帝压根就没有任何指示要他作梗。

他站出来那是为了武将势力团体的利益,那个丰城就是一块肥肉,秦朗根本没有任何势力,任何文武势力和他结姻都会平白得到一个城池的利益,而且正大光明的。

作为县男夫人的家族自然可以执掌整个丰城的一切事物,那背后的势力就会迅速的蔓延深深扎根下去,拥有一个永久封地的城池坐背后靠山,那么这个家族不用几十年,只要十年就成为一方霸主。

大夏一共四个皇帝,历朝历代都尽可能灭杀那些旧朝遗留的贵族势力,那些小国统统灭亡,那些功勋太高的也用分化瓦解的方式一点点灭掉枝叶,逐渐收回军权调离权力核心。

虽然说现在大夏朝还有很多封地在外面,可和旧朝制度截然不同了,关键一点就是没用永久封地。

秦朗这一块地,是龙兴之地,当年那个丰樑城郡王追随太祖打下了半壁江山,可以说现在南中州和中州都是人家血汗功劳铸就。

太祖起兵那是在东中州不假,可后来被人家剿灭了势力,老巢早就不在,流亡到了南中州地界,受到了樑家鼎力支持,联合南中州当初的几十个小士族的力量,灭了占据北城郡陌国,从此才一路顺风顺水的南征北战。

从那时候这块地就封出去了,太祖都说永不夺封地,这块地大夏朝定为不夺之地。别的贵族豪门都可以用任何手段去打击然后让他们不得不乖乖交出封地,甚至降下霹雳雷霆直接收回封地改为食邑。

食邑之名,在旧朝那是和封地一个意思,所谓公卿食邑,王爵封地。在大夏朝就不一样了,这食邑就是食邑,封地就是封地,成了两个截然不同的概念。

天下文武基本都有食邑,哪怕秀才也有供秀田,举人有供举田,军人有军功田,农民有自耕田。

官员被封食邑,就好比丰城程家庄那是八里半食邑,这就说这八里半地方上面的农民和耕地产出都归这个被封赏的人享受,不用缴纳皇粮国税。这个官员就可以在当地就食,吃喝用度都从这里出。

封地是什么?和食邑最大区别就在于,食邑食之可,治不可!食邑是产出归你所有,而行政治理的权力依然归国家所有,国家对当地行使主权。

封地就是独立王国了,他可以建立自己的卫队武装,并且当地土地和人口全都归丰城县男所有,可以指派官员指定自己的法律制度,对朝廷有拥护义务,还有整体进贡表示臣服的义务,也同样拥有国家危难之际出兵救护的职责。

可人家可以拒绝出兵的,就好比席亚关这次要是被攻破,席亚关向丰城求救,那么丰城令尹或者丰城县令就要绝对履行职责直接起兵前去救助,那是天职所在。

换了秦朗被封县男,这个地方成了封地,那么就换一个说话,人家那是诸侯,可以发兵也可以不发兵,坐山观虎斗也没事。

当地的官员任命是封地之主说了算,朝廷对当地没有任何行政权力,就算罪犯逃到这种封地里面,朝廷也只能派人和当地治安官员协商讨论引渡的事情,如果他触犯的罪名不构成当地法律的犯罪那么人家还不用引渡。

可以说就是一个独立的王国,是一个国中国,除了没有自主外交和独立宣战权之外,基本上人家就是小朝廷,关起门来直接称皇帝都行了。

秦朗只要不是脑子进水,明面上保持进贡和低姿态,并且没有过分屯兵和有逾越的行为,那么基本上这辈子这块地都会是他的,别看现在这个爵位是一世爵,要是秦朗娶了将门或者文臣的女儿,那么这些势力就会不竭余力的培养他,生生给他打造成一个世袭爵,那时候子孙罔替封地不夺,此种厉害关系,所有人都看的透彻。

兵部尚书冯泰华代表军方势力,大元帅一言不发,他就要站出来顶在前面了。不是说军方还有一个枢密院嘛?那个枢密院根本不敢指望,那是文官体系安插在军方里面的掣肘,

枢密院是监军体系,虽然只有最大的官是宦官,下面都是武将充任。可是主要从事文职,比如出谋划策还有监察地方军事主官,所以已经充斥进来太多文官派系的利益代表。

枢密院那位一向听皇帝的,他是太监,只有皇帝想要打仗想要彰显皇威时候才会蹦出来嚎叫,平时就当他睡着了别搭理他好了,皇帝也不会没事找他麻烦。

见兵部尚书身后几个武官将领跃跃欲试要出来说话,皇后摆了摆手朗声言道:“诸位爱卿,本宫有一言!”

皇后这么一说,所有人都偃旗息鼓退后躬听,都想看看皇后这是怎么要插手这件事情了,文臣那是开心的了不得,皇后那是文官派系的代言人,自然会顺着文官利益了。

武将可就心里打鼓,这皇后要是也赞同的话,他们实在很难找到理由反驳,刚才皇后轻飘飘就一句话都是十八大字惹得祸,那就一把火烧了好了。这一句话看上去轻飘飘可也沉重打击了武将势力。

他们之所以能死死咬住不放手,就是周夫子当年太臭太硬,用十八大字驳回皇帝的赐婚,这现在就是最好的武器,既然你说了十八大字那么你就按照这个去给你闺女找相公好了,哪有脸面请赐婚啊。

皇后看下面群臣百态,也是心中暗笑,面目庄严的正襟危坐朗声说到:“男大当婚,女大当嫁,此乃亘古之理。”

“既然周家女儿已经到了待嫁之龄,其父乃本朝大儒,且还是四品大祭酒,于法于情于理,这请皇帝赐婚之事都可。

皇帝恩德无量,怀柔天下,自然不能无缘无故的驳臣子邀荣之举。本宫在后宫也能听到,那个丰城县男的功绩足以奠定我大夏朝万世不拔之基,恩赏婚配乃情理之中。”

“坏菜!”皇后的话音刚落,武将们心里就一突突,这要完蛋了,皇后明显全面倒向文臣体系,那丰城肥肉就要落到文臣囊中了。

都把目光投到大元帅身上,这可就指望这位大神了,他那是帝国军神,也只有他能站出来说话,可大元帅老神在在一幅事不关己的模样,将门只能哀叹一切都完了。

就听上面皇后继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