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百三十一章 人情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堂重地,章越,苏轼差点都笑出声了。
堂堂宰相口吐芬芳,跟李德裕骂韦弘质贱人差不多。御试之中,章越将韦弘质写作韦洪质,因为太祖赵匡胤之父名叫赵弘殷,必须避讳。
章越突然才发现韩忠彦的性格,实在是似他老爹。
韩琦对苏辙继续道:“你既上疏养亲,本相也不拦你尽孝道。你身子不太好,阁试之前不还大病了一场,既是养亲也在家歇养三年。等汝兄长代还回京之时,本相再荐你为官。动辄畏惧人言,为甚官去?”
苏辙感激地道:“谢韩相公。”
韩琦又对苏轼道:“汝文才甚矣,但出任地方官签判又是不同,好生用心实务。”
苏轼签署凤翔府判官,对于苏轼韩琦倒没太多的话,苏轼郑重地道:“谢韩相公提点。”
三人再拜谢张升,两位宰相即离开了政事堂。
章越与二苏又去沈遘,司马光等处一一称谢,中途还去酒楼吃饭,期间苏轼苏辙他们与章越言语起了王安石不近人情之事。
苏轼言道:“尧舜三代之治,必本于人情,不以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故而人情,不仅是吾治学之道,还为施政之所来,不近人情,不可为法,不近人情者更不可治天下。”
“爹爹言王介甫如王衍,误天下者必为此人,盖为不近于人情者,必为天下之大盗!”
章越闻苏轼之言略有所思。
王安石不近人情,那用于为政是否也是不近人情呢?
元佑时,司马光主政,遇到满朝诸公都问私计足不足。
众官员们都奇怪,哪有宰相见面就问官员‘私计足否’的道理,司马光解释说:“倘衣食不足,安肯为朝廷而轻去就耶。“
明朝袁宏道评价司马光,学问到了透彻处,言语句句都是人情,从不以道理约束他人。
苏辙问章越如何看?
章越笑了笑,随手拉过一名酒楼上的伙计问道:“汝喜此活计否?”
伙计笑道:“这位官人莫要说笑了。”
章越道:“说之无妨。”
伙计叹道:“若非为了一日三餐,谁愿为此奔波。”
伙计说完,章越拿了几十个铜钱放在伙计手里,然后与二苏言道:“我的道理也在其中了。每日辛苦奔波,不得歇息,近乎人情否?不近于人情,奈何为何劳此,要以此谋食也!”
“两军交战,彼此互不相识,却要取人性命,人情否?不近于人情,奈何为之,国法如山也!”
苏辙道:“度之,此乃小情与大情之辨,最后都要归于人情二字。”
章越道:“然也,伙计一日不谋食,或也不一定饿死,甚至可劫掠为生,到了被官府拿了,这才悔之莫及。芸芸众生多不懂得大情与小情之别,不近于小情,未必不合于大情。”
苏轼道:“故天下之事,风俗变于前,法制变于后。”
章越苏辙一并认同道:“此持中之见。”
章越,二苏说说聊聊,酒足饭饱之后再一并至欧阳修府邸。欧阳修还未公退到家,他们便与欧阳发闲聊。
章越与二苏都是欧阳修所赏识,之后二苏为欧阳修荐于韩琦的,为韩琦所赏识重用,而章越与欧阳发已是连襟,更亲近一些。
等到欧阳修回府,章越与二苏受到了家宴的款待。
欧阳修复叹道:“本朝真宗皇帝好文士,喜儒学,但凡御试前十,制科入等者的文卷皆录本,于真宗皇帝影殿前焚烧。”
“尔等我们文臣有此优厚之事,不可不称谢于真宗皇帝。”
欧阳修言语间感慨甚多。
苏辙向欧阳修说起王安石不肯制词之事。
苏辙先自承其过道:“辙年轻不知尊卑,狂妄议论,动辄批评天子宫闱之事,确实是太过了。但辙出发之心,乃尽忠直言,无隐于君上。”
苏辙又对于王安石,胡宿颇有微辞道:“所谓的当世名士不过如此罢了。”
欧阳修闻言笑道:“古者造士,选才考言。制科策言,古往今来推其首者三也,晁错,董仲舒,公孙弘也。”
“吾观晁氏之对,验古明今,辞裁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堂重地,章越,苏轼差点都笑出声了。
堂堂宰相口吐芬芳,跟李德裕骂韦弘质贱人差不多。御试之中,章越将韦弘质写作韦洪质,因为太祖赵匡胤之父名叫赵弘殷,必须避讳。
章越突然才发现韩忠彦的性格,实在是似他老爹。
韩琦对苏辙继续道:“你既上疏养亲,本相也不拦你尽孝道。你身子不太好,阁试之前不还大病了一场,既是养亲也在家歇养三年。等汝兄长代还回京之时,本相再荐你为官。动辄畏惧人言,为甚官去?”
苏辙感激地道:“谢韩相公。”
韩琦又对苏轼道:“汝文才甚矣,但出任地方官签判又是不同,好生用心实务。”
苏轼签署凤翔府判官,对于苏轼韩琦倒没太多的话,苏轼郑重地道:“谢韩相公提点。”
三人再拜谢张升,两位宰相即离开了政事堂。
章越与二苏又去沈遘,司马光等处一一称谢,中途还去酒楼吃饭,期间苏轼苏辙他们与章越言语起了王安石不近人情之事。
苏轼言道:“尧舜三代之治,必本于人情,不以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故而人情,不仅是吾治学之道,还为施政之所来,不近人情,不可为法,不近人情者更不可治天下。”
“爹爹言王介甫如王衍,误天下者必为此人,盖为不近于人情者,必为天下之大盗!”
章越闻苏轼之言略有所思。
王安石不近人情,那用于为政是否也是不近人情呢?
元佑时,司马光主政,遇到满朝诸公都问私计足不足。
众官员们都奇怪,哪有宰相见面就问官员‘私计足否’的道理,司马光解释说:“倘衣食不足,安肯为朝廷而轻去就耶。“
明朝袁宏道评价司马光,学问到了透彻处,言语句句都是人情,从不以道理约束他人。
苏辙问章越如何看?
章越笑了笑,随手拉过一名酒楼上的伙计问道:“汝喜此活计否?”
伙计笑道:“这位官人莫要说笑了。”
章越道:“说之无妨。”
伙计叹道:“若非为了一日三餐,谁愿为此奔波。”
伙计说完,章越拿了几十个铜钱放在伙计手里,然后与二苏言道:“我的道理也在其中了。每日辛苦奔波,不得歇息,近乎人情否?不近于人情,奈何为何劳此,要以此谋食也!”
“两军交战,彼此互不相识,却要取人性命,人情否?不近于人情,奈何为之,国法如山也!”
苏辙道:“度之,此乃小情与大情之辨,最后都要归于人情二字。”
章越道:“然也,伙计一日不谋食,或也不一定饿死,甚至可劫掠为生,到了被官府拿了,这才悔之莫及。芸芸众生多不懂得大情与小情之别,不近于小情,未必不合于大情。”
苏轼道:“故天下之事,风俗变于前,法制变于后。”
章越苏辙一并认同道:“此持中之见。”
章越,二苏说说聊聊,酒足饭饱之后再一并至欧阳修府邸。欧阳修还未公退到家,他们便与欧阳发闲聊。
章越与二苏都是欧阳修所赏识,之后二苏为欧阳修荐于韩琦的,为韩琦所赏识重用,而章越与欧阳发已是连襟,更亲近一些。
等到欧阳修回府,章越与二苏受到了家宴的款待。
欧阳修复叹道:“本朝真宗皇帝好文士,喜儒学,但凡御试前十,制科入等者的文卷皆录本,于真宗皇帝影殿前焚烧。”
“尔等我们文臣有此优厚之事,不可不称谢于真宗皇帝。”
欧阳修言语间感慨甚多。
苏辙向欧阳修说起王安石不肯制词之事。
苏辙先自承其过道:“辙年轻不知尊卑,狂妄议论,动辄批评天子宫闱之事,确实是太过了。但辙出发之心,乃尽忠直言,无隐于君上。”
苏辙又对于王安石,胡宿颇有微辞道:“所谓的当世名士不过如此罢了。”
欧阳修闻言笑道:“古者造士,选才考言。制科策言,古往今来推其首者三也,晁错,董仲舒,公孙弘也。”
“吾观晁氏之对,验古明今,辞裁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