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一十二章.人生如戏,全靠演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难道欺我文某人不敢对付他吗?孙掌柜,你回城后就去找林岱,让他找找郭扬杰的小辫子,这姓郭的贩盐出身,据说跟杭州府和浙江布政司的颇有来往,一查多的是事。
屠爷坐在旁边看了好笑,他自然明白文大人的心意,这番做作全是演给陶严看的。
陶严一听心想糟了,义父是什么人?大文朝的首任且执掌谍讯司二十年的间谍头子,文武百官都要给他面子,颐指气使惯了,这郭扬杰郭老爷只是一介商贾,在义父眼里跟一个蚂蚁似的,如果是南京城里的王侯贵胄,义父可能就未必肯轻易下手了。
本来陶严心里还希望义父出面,以义父的权势,他出面亲自求亲,甚至可能不用义父亲自出面,只要表明自己身份,相信郭老爷也会同意。可没想到平日里和颜悦色的义父,这次反应居然如此之大,好像求亲被拒受了多大的气似的,居然要把郭老爷找个由头关到大牢,再抄家发配的样子。
陶严吓得不敢再说了,恋爱中人嘛,总是患得患失。义父一发火,他关心则乱,就没有细细思考义父何以雷霆大怒。就望向屠爷和胡管家他们,希望他们帮忙出声替他缓颊,结果二人犹如泥塑菩萨一般不动声色。
陶严安排得很好,或者不如说事先设想得很好。他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好了:先与绝美小丫环郭洁儿成亲,然后再生上几个大胖小子。由于自己有钱,就是缺钱的时候,就去打捞两艘沉船就行了,所以他这个大地主地里收获的粮食大部分就可以给佃户。而自己甚至可以再打造一艘有着雪白大船帆的西洋大船,带上妻儿舒舒服服的游玩。不用去考功名,也不用到处去行侠仗义锄强扶弱。
可惜就跟绝大多数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是想放飞自我,不想接受父母的安排。他们不想考公务员,他们也不想学医考会计师资格和司法考试。他们想到天边徒步浪游,越来越野,他们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凭着一把木吉他在地下过道里面唱歌也行。可是最后,还是被父母成功留在了家里,按照他们的安排学习生活工作再娶妻生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陶严当然是想舒舒服服过一生。他也有这个物质条件支持自己这样做。
但是有人不这样想,就是他的义父。如果陶严的义父文第圃有自己的子女倒还好说,可以大大地帮他分散来自于义父的火力,说不定就只传授他武功,然后任由他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文第圃现在只有陶严这一个干儿子,那他的望子成龙和子承父业的想法,全部都着落在陶严头上了。
对陶严来说,自己对这个义父的感情也是真挚的,除了传授他武功之外,还在最危急关头救了他性命的,但毕竟陶严是现代人穿越过来的,愿意给义父养老送终并不想按照义父的意思走未来的路。可文第圃就不同了,他可把陶严当作亲儿子一般看待。这有了子承父业的想法,结果就是陶严的生活不可能按照他自己的打算走下去了。
2.
陶严怎么想的,文第圃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作为大文朝的间谍头子,他不可能让义子就这样过一生。
对文第圃来说,他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五十岁在二十一世纪还可以成为中青年干部或者中青年专家学者,甚至胆子大点,都可以把“中年”去掉自称为青年。但是在文朝年间,文第圃在朝廷上都可以自称为老臣了,在下面也是自称老夫,他的一番心思现在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也就是陶严身上。
实际上陶严以为义父只是锦衣卫的二把手而已。实际上他义父的权势超过他的想象。而这些权势并不是明面上的职务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在大文朝的一亿五千万人口中,能让文第圃听话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难道欺我文某人不敢对付他吗?孙掌柜,你回城后就去找林岱,让他找找郭扬杰的小辫子,这姓郭的贩盐出身,据说跟杭州府和浙江布政司的颇有来往,一查多的是事。
屠爷坐在旁边看了好笑,他自然明白文大人的心意,这番做作全是演给陶严看的。
陶严一听心想糟了,义父是什么人?大文朝的首任且执掌谍讯司二十年的间谍头子,文武百官都要给他面子,颐指气使惯了,这郭扬杰郭老爷只是一介商贾,在义父眼里跟一个蚂蚁似的,如果是南京城里的王侯贵胄,义父可能就未必肯轻易下手了。
本来陶严心里还希望义父出面,以义父的权势,他出面亲自求亲,甚至可能不用义父亲自出面,只要表明自己身份,相信郭老爷也会同意。可没想到平日里和颜悦色的义父,这次反应居然如此之大,好像求亲被拒受了多大的气似的,居然要把郭老爷找个由头关到大牢,再抄家发配的样子。
陶严吓得不敢再说了,恋爱中人嘛,总是患得患失。义父一发火,他关心则乱,就没有细细思考义父何以雷霆大怒。就望向屠爷和胡管家他们,希望他们帮忙出声替他缓颊,结果二人犹如泥塑菩萨一般不动声色。
陶严安排得很好,或者不如说事先设想得很好。他已经把自己的未来规划好了:先与绝美小丫环郭洁儿成亲,然后再生上几个大胖小子。由于自己有钱,就是缺钱的时候,就去打捞两艘沉船就行了,所以他这个大地主地里收获的粮食大部分就可以给佃户。而自己甚至可以再打造一艘有着雪白大船帆的西洋大船,带上妻儿舒舒服服的游玩。不用去考功名,也不用到处去行侠仗义锄强扶弱。
可惜就跟绝大多数曾经梦想仗剑走天涯的年轻人一样,他们是想放飞自我,不想接受父母的安排。他们不想考公务员,他们也不想学医考会计师资格和司法考试。他们想到天边徒步浪游,越来越野,他们想追逐自己的梦想,哪怕凭着一把木吉他在地下过道里面唱歌也行。可是最后,还是被父母成功留在了家里,按照他们的安排学习生活工作再娶妻生子。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陶严当然是想舒舒服服过一生。他也有这个物质条件支持自己这样做。
但是有人不这样想,就是他的义父。如果陶严的义父文第圃有自己的子女倒还好说,可以大大地帮他分散来自于义父的火力,说不定就只传授他武功,然后任由他过自己想过的生活。但是文第圃现在只有陶严这一个干儿子,那他的望子成龙和子承父业的想法,全部都着落在陶严头上了。
对陶严来说,自己对这个义父的感情也是真挚的,除了传授他武功之外,还在最危急关头救了他性命的,但毕竟陶严是现代人穿越过来的,愿意给义父养老送终并不想按照义父的意思走未来的路。可文第圃就不同了,他可把陶严当作亲儿子一般看待。这有了子承父业的想法,结果就是陶严的生活不可能按照他自己的打算走下去了。
2.
陶严怎么想的,文第圃自然是知道的,但是作为大文朝的间谍头子,他不可能让义子就这样过一生。
对文第圃来说,他现在已经五十岁了。五十岁在二十一世纪还可以成为中青年干部或者中青年专家学者,甚至胆子大点,都可以把“中年”去掉自称为青年。但是在文朝年间,文第圃在朝廷上都可以自称为老臣了,在下面也是自称老夫,他的一番心思现在全部放在孩子身上,也就是陶严身上。
实际上陶严以为义父只是锦衣卫的二把手而已。实际上他义父的权势超过他的想象。而这些权势并不是明面上的职务所表现出来的。可以这样说在大文朝的一亿五千万人口中,能让文第圃听话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