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行走大宋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5章 大乌龙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李奕蕾摁住他的手,望着自己的夫君,看他脸色有些激动地红润,实在不忍心,但是又不能不说,就羞涩的把眼光望向了别处道:“奴家这两天不方便!”

“啊?”他惊愕的看了看她,然后慢慢地把手收了回来,坐在榻边说道:“时机不对!时机不对!”

他讪讪的起了身,然后给她披上一件衣服说道:“我先吃饭!”

等他站起身时候,扭头看了看旁边的小柜子里,放着几个绣着荷花的布袋子,点了点头才出去。

那布袋子就是这个时期的女子不方便的那几天的专用物件。

就因为这布袋子,韩清还在影剧院闹过大笑话。

在这里就要讲一下,在古时候的女子如何对付每月都要来那么几天的“大姨妈”。

首先要说的一点是,在宋代以前,我国只有带丝旁的“绵”字,没有带木旁的“棉”字。“棉”字是从《宋书》起才开始出现的。

关于棉花传入有这样的相关记载:“宋元之间始传其种于中国,关陕闽广首获其利,盖此物出外夷,闽广通海舶,关陕通西域故也。”

在棉还尚未普及的过程中,唐宋的女子一般都是用绢布剪裁缝合成条状,在不方便的那几天,以两头同细线系在腰间的形式捆绑到身上。

还有一种方式是用干净的布缝成一个长袋子,在其中填上吸水性较强的布碎,棉絮和草木灰等。后来经过不断地进化,选择草木灰是做这个布袋子的首选。

因为草木灰中含有碳酸钾,所以能去污,这种易于取用的洗涤剂,在古时是十分常见常用的。直到近代,在中国一些较偏远的农村中仍有用草木灰水来洗涤衣物,它算得是中国古代使用最久的一种洗涤剂了。草木灰还是消毒杀菌的药物,《本草经注》有相关药用记载。

使用这玩意的女性都是自己制作的,有一些手巧的女性,还会在袋子上绣上花纹图案。

韩清曾经有一次去季芳华的妆屋,坐下来商讨事情时候看到旁边放着一个绣着花的布袋子,他不知道是何物,特地拿起来闻了闻,心里还好奇这是新式的荷包吗?闻着有股香味。

他把这玩意拿在手上把玩的时候,季芳华在旁边立刻全身红透了一般,等看到他还拿着放在鼻子下面闻一闻,她差点惊死过去。

他以为这是季芳华弄得防颈椎病的玩意,前世时候这玩意在办公室很流行,众人皆是对着电脑手机,颈椎病泛滥成灾,精明的商家看到这个市场,立刻生产了各种防颈椎病的玩意开始售卖。

等他正要发问这玩意是不是套在脖子上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