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渐起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分析出北弃人究竟是何企图,关键这还是短时间内第二次被戏耍,自大渊建国以来的天威之尊,让宋继无比愤怒,他越愤怒,朝堂之上便越没有人敢讲话,大家也都有意无意的望向秦庸。
秦庸自然也没办法,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让冉明栗北上,或许还能让北弃人有所畏惧,但眼前形式不允许他这么做,太子新立,他不愿意冒任何险,而且在他心里,北弃永远都只是蛮族,数百年来,大渊不是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每一次都没有人能撼动大渊天威,他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在朝堂之上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秦庸有些不悦,但无论如何,总不能让北弃人在北境为所欲为,所以一回到相府,他便让张昭奕叫来了安影栋,想要让这位先生为他出出主意,看有没有什么限制北弃人进攻势头的办法。
“属下以为,宰相也不必过于忧虑。”安影栋安慰道。
“本相如何能不忧虑啊,如今这北弃收服了北境诸部,兵力强大,而我大渊内忧重重,实难与之周旋,先生可要为本相想些办法才是啊。”
“秦相,大渊北境有近四十万守军,如何会怕了北弃人呐?”
“单论数量,北境守军自然是占有优势,但自这图兰冰穆收服北境诸部以后,桐、滁二州与北弃边境线已延长了数百里,边境关口数十个,哪里能做到处处提防,这北弃人的骑兵机动灵活,实难堵截啊。”
“如今北弃主力已经破了我大渊门户,进我大渊境内,又岂能容他为所欲为,宰相何不让冉将军北上统兵,将其围在滁州境内,北弃人擅长奔袭但却并不擅长长时间相持对攻,冉将军多年来在边关统兵,自然会有办法对付北弃蛮人。”
“冉将军不能北上,本相调他回泰安,自然是另有他用,先生,你想想,我大渊究竟还有谁能但此大任?”
“这......”安影栋有些危难,他不是假意不知,是真的为难,数十年来,秦庸为强化自己在朝中的根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多任用他自己的人,而这些人又并非真的有学识,多是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若只是朝堂弄权,这些人口蜜腹剑自能相助秦庸得势,但若是生死关头,多半都只是贪生怕死,毫无用处。
有那么一瞬间,秦庸也想到了颜青摘、梁平川,可如今这些人都消失于茫茫山野,何处再寻?更何况,如今局面也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他又怎会放下宰相威严再去启用他们。他有时候甚至会想到陶臣末,相比起来,当年一同进入朝堂的那些武将,包括那位武状元也都泯然于众人,哪里担得起如此重任。
“当真没有合适人选了吗?”
“宰相,桐、滁两州的云麾将军镇守边关也有多年,想必他们二人联手,对付北弃蛮人应该也不是没有办法吧?”安影栋故意问道。
“要真有办法,也不至于是眼下这种局面。”秦庸有些气愤。
“那王惊澜将军和钟杰将军呢?”
“王惊澜?先生你可不要再提这个废物了,若不是他,我大渊何故会白白折了二十余万将士,至于钟杰,虽说他在渝州只身抵抗程锦尚多次,但他毕竟是文官出身,要去北境统兵,怕是难以服众。”
“唉,宰相恕罪,除了冉将军,属下一时半会儿也确实想不到合适人选。”钟杰这会儿自然是死死的盯着冉明栗不放。
“不行,无论如何,冉将军都不能北上,太子新立,长宁王与陆守夫在渤州虎视眈眈,他若北上,后果难料。”
“说道渤州,属下倒是有了一个主意。”
“噢?你说。”
“滁州与渤州相接,滁州若陷,北弃人有两个选择,或者直进中州,威逼泰安,或者南下渤州,抢占我大渊最富饶之地,以此消耗朝廷实力。陆守夫非泛泛之辈,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属下以为,不妨将北境守军移驻佑州东境,阻止北弃人跨过佑州危及中州,而将他们的进攻势头引向渤州,如此一来,他陆守夫不得不出兵抵抗,这样,一来可解中州之危,二来则可让陆守夫与图兰冰穆鹬蚌相争。”
“一石二鸟,先生妙计,那就这么办。”秦庸显得十分高兴,这安影栋虽然前几次给自己出的主意让他有些吃亏,但这一次确实是雪中送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对了,宰相,这钟将军已回到泰安多日,不知宰相打算如何安置?”
“说到钟杰,本相想问问先生,你在渝州可曾发现他有何异常之处?”
“异常之处?秦相何有此问?”安影栋心里咯噔一下。
秦庸笑了笑,说道:“倒也没什么,当初太子与长宁王南征,程锦尚的人绕过渝州,突然半道杀出,险些害了太子性命,本相只是担心会不会是渝州走漏了消息。”
“应该不会吧,属下到了渝州之后,谨记宰相交代,几乎与这钟杰是朝夕相处,他对于自己被宰相任命为云麾将军甚是感激,事事亲为,生怕有所疏忽以辜负宰相厚爱,所以属下也未见得有何异常。”
“那便好,虽说钟杰拼死不降,但毕竟还是丢了渝州,于陛下来说,那也是罪责一件,所以眼下还不宜让其接手更多军务,不过可以让他参与一些内务,待形势好转,再寻他用。”
“宰相若是不说,属下倒还未曾想过个中利害,毕竟丢了渝州,且未及时救援太子,以致太子负伤,这其中与程锦尚是否有什么瓜葛自然也还要暗自观察,宰相的担忧自然是有道理的。”钟杰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在为自己留后路,既然秦庸对钟杰开始有了怀疑,那他便要暗自与钟杰划出界限,而不能再替他说话,将来若真有什么事,那便舍弃钟杰,而让自己能安然留在相府继续打探消息。
“非常时期,凡事都要谨慎,但近来诸事不顺,本相也难免多虑,不过先生下来还要多帮本想忖度忖度如何对付渝州的程锦尚,此人很可能趁北境生乱而趁机捣鬼。”
“如今世道不太平,朝廷只有一个,可各地反叛势力却不少,也确实为难宰相了,宰相放心,属下定尽全力为宰相为朝廷分忧。”安影栋言辞诚恳。
秦庸叹了一口气,他有些累了,便示意安影栋先退去。
待安影栋退去,秦庸向张昭亦说道:“钟杰两度落入程锦尚之手,但都全身而退,其中缘由也无人知晓,本相虽有多疑之嫌,但万事还需小心则个,你下来多多注意一下他的动向,若有异常要速速报予我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他并无二心,本相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予他。”
其实不管秦庸用不用安影栋的办法,陆守夫都不会放任图兰冰穆在滁州予取予求的,他是个聪明人,一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自然懂,二来嘛,图兰冰穆南侵,正好给了他出兵滁州、扩大领地的最好借口。
陆文昭已经养成了在去往将军府商议要事之前先向焦连宋征询意见的习惯。
面对陆文昭的问询,焦连宋的脑海里飞快的盘算着,他必须想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如果没有收到上峰的特别指示,那便意味着他依旧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
“属下以为,二公子不仅要支持陆将军的北进计划,还应当自荐领兵,做好表率。”
“那是自然,我陆家男儿向来都是身先士卒。”
“不不不,公子领会错属下的意思了。”
“噢?那先生的意思是?”
“二公子武艺高强,要冲锋陷阵自然不是问题,但此次北上,公子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攻城掠寨这么简单的事。”
“请先生明示。”
“此次北进,一是扩土,二是立威,特别是第二点,公子想想,北弃南下,桐、滁两州人心惶惶,军心涣散,若公子能够趁机减弱甚至灭了北弃人的威风,那滁州众军对公子自然是另眼相看,将来若有用处,必然一呼百应。”
“我倒是疏忽了,先生想的当真是长远,只是滁州各级将领多半是秦庸裙带,这些人如何会响应我渤州的号召?”
“将领是秦庸的人,可是数十万士兵皆是在拿自己的命过活,秦庸只顾权争不顾将士死活,不顾疆土分裂,哪里会得人心,只要公子在滁州立下战功,将士们自然知道孰好孰坏,更何况,还有长宁王呢。”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与长宁王一道北上?”
“不错,若说北境军中多数是秦庸裙带,普通士兵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如果长宁王驾临,他是堂堂正正的皇子,有他号召,公子再攻城相助,士兵们自然会倒向长宁王和公子,而且属下早已听闻滁州军中对于长宁王被秦庸设计陷害多有不满,此次若是能建寸功,这些人必然能为公子和长宁王所用,一旦如此,这将来,要是公子有何需要,这些人不都会随时听命吗。”
陆文昭仔细想了想,心中大悦,赞赏道:“先生果然奇才,看来要争天下,渤州少不了先生相助,那好,我便依先生的意见行事。”
陆文昭按照焦连宋的主意向陆守夫提出了意见,并请命领兵北上,陆守夫自然十分认同这个想法,这不仅让他师出有名,特别是有长宁王的旗号,更让他对把控滁州兵力充满了想象,陆文霆没料到私下里有些莽撞的弟弟今日竟有如此妙计,心里自然也十分高兴,如此,陆文昭领兵十五万,打着长宁王的旗号开始北进阻击图兰冰穆。
光是兵发滁州自然是不够的,在陆守夫的授意之下,渤州军以长宁王宋尧的名义发布的驱虏檄文,文中有言“奸相秦庸为助太子争夺帝位,囤积兵力固守帝京,置北境将士于不顾,不省王土丢失之耻,罔闻黎明身死之痛,今有大渊皇子长宁王愿身先士卒,共召大渊男儿共赴北境,驱除蛮夷,护卫大渊国土”。此文一出,原本就同情长宁王的仁人志士皆备受鼓舞,特别是北境守军听闻长宁王亲临,信心大振。
拿到檄文,秦庸怒不可遏,安影栋只得以渤州兵力至此分散为由不断安慰秦庸,相反,图兰冰穆和邱心志却是哈哈大笑。
他们自然不是笑长宁王幼稚,而是笑大渊皇室相互倾轧,各自为阵。
“笑归笑,不过这陆守夫的兵确实都是些硬骨头,况且还有长宁王亲临,大渊士气必然有所提升,不知先生可有破解之道。”
“要何破解之道,依卑职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渊士兵如此熊样,就算再来十个长宁王也挡不住我北弃男儿的勇猛。”图兰兀考先大声道,其实他本来就对邱心志建议图兰冰穆严禁北弃士兵烧杀掳掠十分不满。
“唉,将军此言差矣,陆守夫何许人也,当年鲜真人那般不可一世,不也被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吗?他既然敢北进滁州自然也就有自己的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分析出北弃人究竟是何企图,关键这还是短时间内第二次被戏耍,自大渊建国以来的天威之尊,让宋继无比愤怒,他越愤怒,朝堂之上便越没有人敢讲话,大家也都有意无意的望向秦庸。
秦庸自然也没办法,他心里十分清楚,如果让冉明栗北上,或许还能让北弃人有所畏惧,但眼前形式不允许他这么做,太子新立,他不愿意冒任何险,而且在他心里,北弃永远都只是蛮族,数百年来,大渊不是未遇到过这样的情况,但每一次都没有人能撼动大渊天威,他相信这一次也不会例外。
在朝堂之上被骂了个狗血淋头,秦庸有些不悦,但无论如何,总不能让北弃人在北境为所欲为,所以一回到相府,他便让张昭奕叫来了安影栋,想要让这位先生为他出出主意,看有没有什么限制北弃人进攻势头的办法。
“属下以为,宰相也不必过于忧虑。”安影栋安慰道。
“本相如何能不忧虑啊,如今这北弃收服了北境诸部,兵力强大,而我大渊内忧重重,实难与之周旋,先生可要为本相想些办法才是啊。”
“秦相,大渊北境有近四十万守军,如何会怕了北弃人呐?”
“单论数量,北境守军自然是占有优势,但自这图兰冰穆收服北境诸部以后,桐、滁二州与北弃边境线已延长了数百里,边境关口数十个,哪里能做到处处提防,这北弃人的骑兵机动灵活,实难堵截啊。”
“如今北弃主力已经破了我大渊门户,进我大渊境内,又岂能容他为所欲为,宰相何不让冉将军北上统兵,将其围在滁州境内,北弃人擅长奔袭但却并不擅长长时间相持对攻,冉将军多年来在边关统兵,自然会有办法对付北弃蛮人。”
“冉将军不能北上,本相调他回泰安,自然是另有他用,先生,你想想,我大渊究竟还有谁能但此大任?”
“这......”安影栋有些危难,他不是假意不知,是真的为难,数十年来,秦庸为强化自己在朝中的根基,无论是文官还是武官,多任用他自己的人,而这些人又并非真的有学识,多是些溜须拍马、阿谀奉承之辈,若只是朝堂弄权,这些人口蜜腹剑自能相助秦庸得势,但若是生死关头,多半都只是贪生怕死,毫无用处。
有那么一瞬间,秦庸也想到了颜青摘、梁平川,可如今这些人都消失于茫茫山野,何处再寻?更何况,如今局面也都是他自己一手造成,他又怎会放下宰相威严再去启用他们。他有时候甚至会想到陶臣末,相比起来,当年一同进入朝堂的那些武将,包括那位武状元也都泯然于众人,哪里担得起如此重任。
“当真没有合适人选了吗?”
“宰相,桐、滁两州的云麾将军镇守边关也有多年,想必他们二人联手,对付北弃蛮人应该也不是没有办法吧?”安影栋故意问道。
“要真有办法,也不至于是眼下这种局面。”秦庸有些气愤。
“那王惊澜将军和钟杰将军呢?”
“王惊澜?先生你可不要再提这个废物了,若不是他,我大渊何故会白白折了二十余万将士,至于钟杰,虽说他在渝州只身抵抗程锦尚多次,但他毕竟是文官出身,要去北境统兵,怕是难以服众。”
“唉,宰相恕罪,除了冉将军,属下一时半会儿也确实想不到合适人选。”钟杰这会儿自然是死死的盯着冉明栗不放。
“不行,无论如何,冉将军都不能北上,太子新立,长宁王与陆守夫在渤州虎视眈眈,他若北上,后果难料。”
“说道渤州,属下倒是有了一个主意。”
“噢?你说。”
“滁州与渤州相接,滁州若陷,北弃人有两个选择,或者直进中州,威逼泰安,或者南下渤州,抢占我大渊最富饶之地,以此消耗朝廷实力。陆守夫非泛泛之辈,唇亡齿寒的道理他不会不懂,属下以为,不妨将北境守军移驻佑州东境,阻止北弃人跨过佑州危及中州,而将他们的进攻势头引向渤州,如此一来,他陆守夫不得不出兵抵抗,这样,一来可解中州之危,二来则可让陆守夫与图兰冰穆鹬蚌相争。”
“一石二鸟,先生妙计,那就这么办。”秦庸显得十分高兴,这安影栋虽然前几次给自己出的主意让他有些吃亏,但这一次确实是雪中送炭,解了他的燃眉之急。
“对了,宰相,这钟将军已回到泰安多日,不知宰相打算如何安置?”
“说到钟杰,本相想问问先生,你在渝州可曾发现他有何异常之处?”
“异常之处?秦相何有此问?”安影栋心里咯噔一下。
秦庸笑了笑,说道:“倒也没什么,当初太子与长宁王南征,程锦尚的人绕过渝州,突然半道杀出,险些害了太子性命,本相只是担心会不会是渝州走漏了消息。”
“应该不会吧,属下到了渝州之后,谨记宰相交代,几乎与这钟杰是朝夕相处,他对于自己被宰相任命为云麾将军甚是感激,事事亲为,生怕有所疏忽以辜负宰相厚爱,所以属下也未见得有何异常。”
“那便好,虽说钟杰拼死不降,但毕竟还是丢了渝州,于陛下来说,那也是罪责一件,所以眼下还不宜让其接手更多军务,不过可以让他参与一些内务,待形势好转,再寻他用。”
“宰相若是不说,属下倒还未曾想过个中利害,毕竟丢了渝州,且未及时救援太子,以致太子负伤,这其中与程锦尚是否有什么瓜葛自然也还要暗自观察,宰相的担忧自然是有道理的。”钟杰之所以说这句话是在为自己留后路,既然秦庸对钟杰开始有了怀疑,那他便要暗自与钟杰划出界限,而不能再替他说话,将来若真有什么事,那便舍弃钟杰,而让自己能安然留在相府继续打探消息。
“非常时期,凡事都要谨慎,但近来诸事不顺,本相也难免多虑,不过先生下来还要多帮本想忖度忖度如何对付渝州的程锦尚,此人很可能趁北境生乱而趁机捣鬼。”
“如今世道不太平,朝廷只有一个,可各地反叛势力却不少,也确实为难宰相了,宰相放心,属下定尽全力为宰相为朝廷分忧。”安影栋言辞诚恳。
秦庸叹了一口气,他有些累了,便示意安影栋先退去。
待安影栋退去,秦庸向张昭亦说道:“钟杰两度落入程锦尚之手,但都全身而退,其中缘由也无人知晓,本相虽有多疑之嫌,但万事还需小心则个,你下来多多注意一下他的动向,若有异常要速速报予我知,如今正是用人之际,若他并无二心,本相还有很多事情需要交予他。”
其实不管秦庸用不用安影栋的办法,陆守夫都不会放任图兰冰穆在滁州予取予求的,他是个聪明人,一来唇亡齿寒的道理他自然懂,二来嘛,图兰冰穆南侵,正好给了他出兵滁州、扩大领地的最好借口。
陆文昭已经养成了在去往将军府商议要事之前先向焦连宋征询意见的习惯。
面对陆文昭的问询,焦连宋的脑海里飞快的盘算着,他必须想好这件事的来龙去脉,如果没有收到上峰的特别指示,那便意味着他依旧可以按照原来的计划进行。
“属下以为,二公子不仅要支持陆将军的北进计划,还应当自荐领兵,做好表率。”
“那是自然,我陆家男儿向来都是身先士卒。”
“不不不,公子领会错属下的意思了。”
“噢?那先生的意思是?”
“二公子武艺高强,要冲锋陷阵自然不是问题,但此次北上,公子要做的可不仅仅是攻城掠寨这么简单的事。”
“请先生明示。”
“此次北进,一是扩土,二是立威,特别是第二点,公子想想,北弃南下,桐、滁两州人心惶惶,军心涣散,若公子能够趁机减弱甚至灭了北弃人的威风,那滁州众军对公子自然是另眼相看,将来若有用处,必然一呼百应。”
“我倒是疏忽了,先生想的当真是长远,只是滁州各级将领多半是秦庸裙带,这些人如何会响应我渤州的号召?”
“将领是秦庸的人,可是数十万士兵皆是在拿自己的命过活,秦庸只顾权争不顾将士死活,不顾疆土分裂,哪里会得人心,只要公子在滁州立下战功,将士们自然知道孰好孰坏,更何况,还有长宁王呢。”
“先生的意思是让我与长宁王一道北上?”
“不错,若说北境军中多数是秦庸裙带,普通士兵敢怒而不敢言,但是如果长宁王驾临,他是堂堂正正的皇子,有他号召,公子再攻城相助,士兵们自然会倒向长宁王和公子,而且属下早已听闻滁州军中对于长宁王被秦庸设计陷害多有不满,此次若是能建寸功,这些人必然能为公子和长宁王所用,一旦如此,这将来,要是公子有何需要,这些人不都会随时听命吗。”
陆文昭仔细想了想,心中大悦,赞赏道:“先生果然奇才,看来要争天下,渤州少不了先生相助,那好,我便依先生的意见行事。”
陆文昭按照焦连宋的主意向陆守夫提出了意见,并请命领兵北上,陆守夫自然十分认同这个想法,这不仅让他师出有名,特别是有长宁王的旗号,更让他对把控滁州兵力充满了想象,陆文霆没料到私下里有些莽撞的弟弟今日竟有如此妙计,心里自然也十分高兴,如此,陆文昭领兵十五万,打着长宁王的旗号开始北进阻击图兰冰穆。
光是兵发滁州自然是不够的,在陆守夫的授意之下,渤州军以长宁王宋尧的名义发布的驱虏檄文,文中有言“奸相秦庸为助太子争夺帝位,囤积兵力固守帝京,置北境将士于不顾,不省王土丢失之耻,罔闻黎明身死之痛,今有大渊皇子长宁王愿身先士卒,共召大渊男儿共赴北境,驱除蛮夷,护卫大渊国土”。此文一出,原本就同情长宁王的仁人志士皆备受鼓舞,特别是北境守军听闻长宁王亲临,信心大振。
拿到檄文,秦庸怒不可遏,安影栋只得以渤州兵力至此分散为由不断安慰秦庸,相反,图兰冰穆和邱心志却是哈哈大笑。
他们自然不是笑长宁王幼稚,而是笑大渊皇室相互倾轧,各自为阵。
“笑归笑,不过这陆守夫的兵确实都是些硬骨头,况且还有长宁王亲临,大渊士气必然有所提升,不知先生可有破解之道。”
“要何破解之道,依卑职看来,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大渊士兵如此熊样,就算再来十个长宁王也挡不住我北弃男儿的勇猛。”图兰兀考先大声道,其实他本来就对邱心志建议图兰冰穆严禁北弃士兵烧杀掳掠十分不满。
“唉,将军此言差矣,陆守夫何许人也,当年鲜真人那般不可一世,不也被他打得毫无还手之力吗?他既然敢北进滁州自然也就有自己的打算,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