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朝走辽的老路,蒙古亦然(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下,金室在汴京支撑了九年,后因为蒙古军攻城益急,被迫出走归德(今河南商丘)。
正大初年,哀宗一度有振作精神、励精图治的表现,但是很快就变得如同其父一样的消沉和腐败了,老百姓对金朝的统治已彻底丧失了信心。
正大元年正月的一天,开封城内狂风大作,端门门楼上的瓦片都被风吹落了,当时有一男子身着麻衣对着承天门又哭又笑。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疯疯癫癫,他回答说:“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
金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了。
正大四年(122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于进军西夏都城的途中。当时西夏都城已被围困多时,城内粮尽粮绝,不久西夏国王出降,蒙古灭夏的战争宣告胜利。这时,他们就有可能全力以赴展开灭金战争了。1229年,窝阔台即汗位。两年后,元军即发起了对金朝的总攻击。1232年初,蒙古军和金军在钧州三峰山展开了大决战,金军大败。曾经屡建战功的完颜和尚也被俘,成了刀下鬼,金军主力至此已经丧失殆尽。3月,蒙古大军攻克中京洛阳,并遣使至汴京敦促哀宗投降。哀宗以亲王为质向蒙古人乞和,遭到了拒绝。这时,汴京城内又发生了疫情。金哀宗除了出逃,已经别无他法了。12月初,哀宗逃出汴京,渡河准备取卫州(今河南卫辉)。攻之不克,又遇蒙古军自河南追来,金军惨败。最后,哀宗夜弃六军,渡河折回河南,带着身边的六七个人逃到归德。
天兴二年(1233年)6月,哀宗从归德启程赴蔡州,途中正遇大雨滂沱,扈从人员徒步在泥泞中跋涉,没有粮食,只能采摘青枣充饥,一路上忍饥挨饿,备尝艰苦。次日抵达亳州。
僧道父老在道旁迎候,只见皇帝仪卫不过是以青黄旗两面为前导,黄伞拥后,从者不过二三百,马不过50余匹。哀宗在亳州停留一日,次日进抵亳州南60 里,在双沟寺避雨。哀宗举目四望,只见遍地荒凉,不复人迹,于是哀叹道“生灵尽矣。”
当月底,哀宗抵达蔡州。当时由于宋、蒙联合攻金的谈判一时尚无结果,所以哀宗到达蔡州初期,情况比较平静。城内又有了商贩,人们以为皇帝到来,又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他们把储存了多年的好酒都拿了出来,一下子喝了个净光。哀宗也忘记了是在逃难之中,刚在蔡州安顿下来,就大兴土木,修建“见山亭”,以为游憩之所。然而,外面的严酷现实,很快就使蔡州城里这些人“安享太平”的美梦破灭了。8月,宋、蒙双方达成协议。不久,宋军和蒙军相配合,在唐州和息州等地发动进攻,彻底打破了哀宗联宋抗蒙的梦想。9月间,蔡州城内的粮荒已经异常严重了。12月,宋、蒙双方的军队对蔡州城展开猛烈的攻击。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初十,哀宗眼看城破在即,便下诏传位给总帅完颜承麟,希望他能冲杀出去,再图恢复大金帝业。
承麟当即宣告即位。此时,宋、蒙大军已经冲入城内,哀宗自缢身亡,承麟犹率部进行巷战,最后为乱兵所杀。金王朝在凄惨的境地中最终灭亡了。
追寻金朝兴亡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条与辽朝兴亡大体相似的道路。他们之所以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屡占上风,凭借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辽有“斡鲁朵”和族军,金有“猛安谋克”,他们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帝王专制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制度的缺陷便日渐凸显出来了。 这首先表现在其原来自身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和不适应性。金朝的猛安谋克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的兵饷也无法遏止。
其次,在处理作为统治者阶层、即少数民族的女真族,与作为被统治者阶级、即主体民族的汉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金朝在控制了江淮及大散关以北的广阔的汉族传统聚居区之后,为统治中原,将百万以上的女真人徙置于黄河下游人口稠密地方,是以牺牲汉人利益的办法去救济女真人的。然而,此举既没有解决农耕经济形式下女真人日益贫困的问题,反而导致汉人刻骨的痛恨。他们不仅抢占汉族最富庶的耕地,为了增加日益增大的生活和军事开支,又不断加重汉族的赋役。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恰如史籍所言:“盗贼满野,向之倚国威以重者,人视之以为血仇骨怨,必报而后已”。
第三,河患也是促进金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在金控制江淮以北之时,河患泛滥成灾,连年不断。更为不幸的是,黄河似乎也与女真人作对似的,自从金室南迁后,黄河竟然改道,不再北流,而是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河患进一步加剧了统治阶层与汉民族的矛盾,各地反抗的怒火从未停息。
金朝以马上得天下,在治理天下时,却遇到内外矛盾。金朝对外一直受到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和高丽等政权的牵制,稍有闪失,就会被颠覆;在内,在安置女真族和处理汉族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始终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又在腐蚀着政权的大厦,面对着强劲的蒙古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蒙古元朝也是走的这条路。
第(3/3)页
下,金室在汴京支撑了九年,后因为蒙古军攻城益急,被迫出走归德(今河南商丘)。
正大初年,哀宗一度有振作精神、励精图治的表现,但是很快就变得如同其父一样的消沉和腐败了,老百姓对金朝的统治已彻底丧失了信心。
正大元年正月的一天,开封城内狂风大作,端门门楼上的瓦片都被风吹落了,当时有一男子身着麻衣对着承天门又哭又笑。有人问他为何如此疯疯癫癫,他回答说:“吾笑,笑将相无人。吾哭,哭金国将亡!”
金王朝的末日即将来临了。
正大四年(1227年)7月,成吉思汗病死于进军西夏都城的途中。当时西夏都城已被围困多时,城内粮尽粮绝,不久西夏国王出降,蒙古灭夏的战争宣告胜利。这时,他们就有可能全力以赴展开灭金战争了。1229年,窝阔台即汗位。两年后,元军即发起了对金朝的总攻击。1232年初,蒙古军和金军在钧州三峰山展开了大决战,金军大败。曾经屡建战功的完颜和尚也被俘,成了刀下鬼,金军主力至此已经丧失殆尽。3月,蒙古大军攻克中京洛阳,并遣使至汴京敦促哀宗投降。哀宗以亲王为质向蒙古人乞和,遭到了拒绝。这时,汴京城内又发生了疫情。金哀宗除了出逃,已经别无他法了。12月初,哀宗逃出汴京,渡河准备取卫州(今河南卫辉)。攻之不克,又遇蒙古军自河南追来,金军惨败。最后,哀宗夜弃六军,渡河折回河南,带着身边的六七个人逃到归德。
天兴二年(1233年)6月,哀宗从归德启程赴蔡州,途中正遇大雨滂沱,扈从人员徒步在泥泞中跋涉,没有粮食,只能采摘青枣充饥,一路上忍饥挨饿,备尝艰苦。次日抵达亳州。
僧道父老在道旁迎候,只见皇帝仪卫不过是以青黄旗两面为前导,黄伞拥后,从者不过二三百,马不过50余匹。哀宗在亳州停留一日,次日进抵亳州南60 里,在双沟寺避雨。哀宗举目四望,只见遍地荒凉,不复人迹,于是哀叹道“生灵尽矣。”
当月底,哀宗抵达蔡州。当时由于宋、蒙联合攻金的谈判一时尚无结果,所以哀宗到达蔡州初期,情况比较平静。城内又有了商贩,人们以为皇帝到来,又可以过上太平日子了,他们把储存了多年的好酒都拿了出来,一下子喝了个净光。哀宗也忘记了是在逃难之中,刚在蔡州安顿下来,就大兴土木,修建“见山亭”,以为游憩之所。然而,外面的严酷现实,很快就使蔡州城里这些人“安享太平”的美梦破灭了。8月,宋、蒙双方达成协议。不久,宋军和蒙军相配合,在唐州和息州等地发动进攻,彻底打破了哀宗联宋抗蒙的梦想。9月间,蔡州城内的粮荒已经异常严重了。12月,宋、蒙双方的军队对蔡州城展开猛烈的攻击。天兴三年(1234年)正月初十,哀宗眼看城破在即,便下诏传位给总帅完颜承麟,希望他能冲杀出去,再图恢复大金帝业。
承麟当即宣告即位。此时,宋、蒙大军已经冲入城内,哀宗自缢身亡,承麟犹率部进行巷战,最后为乱兵所杀。金王朝在凄惨的境地中最终灭亡了。
追寻金朝兴亡的发展轨迹,我们不难发现它经历了一条与辽朝兴亡大体相似的道路。他们之所以兴起之初可以与大宋政权分庭抗争,屡占上风,凭借的是他们极具战争力的军政组织。辽有“斡鲁朵”和族军,金有“猛安谋克”,他们都实行兵民合一的制度,在励精图治的帝王指挥下可以所向披靡。然而,当他们功成名就、建立一个以汉族文化为主导、帝王专制的传统农耕政权之后,随着原来的政权组织形式的急剧变化,制度的缺陷便日渐凸显出来了。 这首先表现在其原来自身制度上的先天不足和不适应性。金朝的猛安谋克军的战斗力持续下降,即使统治者施以丰厚的兵饷也无法遏止。
其次,在处理作为统治者阶层、即少数民族的女真族,与作为被统治者阶级、即主体民族的汉民族的关系问题上,没有能够找到一条合适的道路。金朝在控制了江淮及大散关以北的广阔的汉族传统聚居区之后,为统治中原,将百万以上的女真人徙置于黄河下游人口稠密地方,是以牺牲汉人利益的办法去救济女真人的。然而,此举既没有解决农耕经济形式下女真人日益贫困的问题,反而导致汉人刻骨的痛恨。他们不仅抢占汉族最富庶的耕地,为了增加日益增大的生活和军事开支,又不断加重汉族的赋役。女真人与汉人的矛盾恰如史籍所言:“盗贼满野,向之倚国威以重者,人视之以为血仇骨怨,必报而后已”。
第三,河患也是促进金朝灭亡的重要原因。在金控制江淮以北之时,河患泛滥成灾,连年不断。更为不幸的是,黄河似乎也与女真人作对似的,自从金室南迁后,黄河竟然改道,不再北流,而是流向东南。河患的范围非常广泛。河患进一步加剧了统治阶层与汉民族的矛盾,各地反抗的怒火从未停息。
金朝以马上得天下,在治理天下时,却遇到内外矛盾。金朝对外一直受到北宋、南宋、西夏、蒙古和高丽等政权的牵制,稍有闪失,就会被颠覆;在内,在安置女真族和处理汉族关系问题上,产生了新的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这些矛盾始终存在,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而统治阶级内部血腥的权力斗争,又在腐蚀着政权的大厦,面对着强劲的蒙古旋风,它的灭亡似乎也就不难理解了。
蒙古元朝也是走的这条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