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治跑到崇祯坟前哭诉衷肠?(一)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征服了大明,可在文化层面上,它却不可能征服。作为游牧民族,大清国连皇帝的称谓都没有,何来登极大典之类的礼仪呢?所以在文明的交锋中,汉文化毫无疑问显示了它的锋利和有容乃大。当然,年方七岁的顺治帝福临不可能明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他甚至不识字。于是接下来,问题出现了,皇帝要启蒙,要读书写字,是学满文好还是学汉文好呢?
多尔衮对这个问题显得漫不经心。他真实的想法也许是不学为好——作为一个利益冲突者,多尔衮显然不愿意这个小皇帝有所作为。但其实他自己已经被高度汉化了——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颠覆或者说覆盖,有时是不由分说的。在进京第六天时,多尔衮就作出了这样一个指示:“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不仅如此,多尔衮还对汉族人才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意思。他接下来的一道命令是这样的:“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
一时间,很多摇摆不定的旧明官员选择了为新王朝服务。多尔衮的政府继续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职官和施政措施及施政理念,他甚至允许官员穿戴明朝服饰。汉文化、汉人思维在大清王朝不仅继续存在,还得以发扬光大了。在这一点上,多尔衮显然没有成见。
可唯独对顺治帝福临,多尔衮不愿意汉化他。尽管时任大学士的冯铨、洪承畴以及都察院承政满达海等汉满官员都几次建议多尔衮要及早为福临请帝师,特别是汉文老师,但多尔衮却置之不理。汉文明对福临来说是被人为地屏蔽了,以至于他十四岁亲政后,竟然看不懂大臣们上的汉文奏章。由此,顺治皇帝福临产生了一种焦虑——这是文化的焦虑,也是文明阻隔所带来的焦虑。在满汉文明的夹缝中,这个叫福临的少年找不到出口,更看不到那一片奇异的风景。
至此,学习就成了顺治帝福临抵达汉文明的原动力。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少年皇帝福临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通读了《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汉文化的经典著作,并渐渐有了汉人思维。比如有一次他看《明孝宗实录》,就学以致用,召用了尚书梁清标等人进宫做自己的政治顾问。当然,party也是经常举办的,顺治帝福临的party是个读书会,他不定期地将学士翰林们邀集到一起,谈古论今,讲古今帝王治世之方、修身之道。如此一来,顺治的行政文明很快就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一个人的进步很多时候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整个国家要与时俱进。顺治皇帝明白,制度比人更重要。在对汉文明的吸纳过程中,顺治发现科举制真是个好东西。天下人才,尽在一张纸中。由此,在顺治朝,翰林院中有许多新进之士都是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此外,顺治十七年,顺治还将翻译成满文的《三国志》分发给满族高级干部们阅读,以从中汲取汉文明的智慧。
但事实上,顺治对满文也没有偏废。两种文明的融合于他而言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初八,顺治在宫中亲自主持考试,考核那些学习满文的翰林官员。
这是一次有趣的考试,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心情不是太好。比如白乃贞,这个翰林官员因为记性不好,以前已经学会的满文此番又记不起来了。他所得到的惩罚是停发工资,再学三年。但他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有两人:李昌垣和郭禁。这两个翰林官员大概是得了满文恐惧症,将所习满文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得了个零分。顺治给他们的惩罚是降三级调外用,罚俸一年。顺治在考试后还发表了重要讲话,谆谆教导各位翰林官要“兼习满汉文字,以俟将来大用,期待甚殷……俱当精勤策励,无负朕倦倦作养,谆谆教诲之意”。在这一年里,顺治还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统一满汉文武官员的年薪。在此之前,同品级的满汉官员年薪并不一致,满族官员的要来得高。顺治此举可以说是在经济行为上向汉文明致敬。尊重,有时是要物化和量化的。
第(3/3)页
征服了大明,可在文化层面上,它却不可能征服。作为游牧民族,大清国连皇帝的称谓都没有,何来登极大典之类的礼仪呢?所以在文明的交锋中,汉文化毫无疑问显示了它的锋利和有容乃大。当然,年方七岁的顺治帝福临不可能明白这些形而上的问题,他甚至不识字。于是接下来,问题出现了,皇帝要启蒙,要读书写字,是学满文好还是学汉文好呢?
多尔衮对这个问题显得漫不经心。他真实的想法也许是不学为好——作为一个利益冲突者,多尔衮显然不愿意这个小皇帝有所作为。但其实他自己已经被高度汉化了——一种文明对另一种文明的颠覆或者说覆盖,有时是不由分说的。在进京第六天时,多尔衮就作出了这样一个指示:“在京内阁、六部、都察院等衙门,俱以原官同满官一体办事。”不仅如此,多尔衮还对汉族人才表达了求贤若渴的意思。他接下来的一道命令是这样的:“各衙门官员,俱照旧录用……其避贼回籍,隐居山林者,亦具以闻,仍以原官录用。”
一时间,很多摇摆不定的旧明官员选择了为新王朝服务。多尔衮的政府继续保留了大部分明朝的职官和施政措施及施政理念,他甚至允许官员穿戴明朝服饰。汉文化、汉人思维在大清王朝不仅继续存在,还得以发扬光大了。在这一点上,多尔衮显然没有成见。
可唯独对顺治帝福临,多尔衮不愿意汉化他。尽管时任大学士的冯铨、洪承畴以及都察院承政满达海等汉满官员都几次建议多尔衮要及早为福临请帝师,特别是汉文老师,但多尔衮却置之不理。汉文明对福临来说是被人为地屏蔽了,以至于他十四岁亲政后,竟然看不懂大臣们上的汉文奏章。由此,顺治皇帝福临产生了一种焦虑——这是文化的焦虑,也是文明阻隔所带来的焦虑。在满汉文明的夹缝中,这个叫福临的少年找不到出口,更看不到那一片奇异的风景。
至此,学习就成了顺治帝福临抵达汉文明的原动力。在接下来的九年时间里,少年皇帝福临成了一个爱学习的孩子,他通读了《春秋》、《左传》、《史记》、《资治通鉴》等汉文化的经典著作,并渐渐有了汉人思维。比如有一次他看《明孝宗实录》,就学以致用,召用了尚书梁清标等人进宫做自己的政治顾问。当然,party也是经常举办的,顺治帝福临的party是个读书会,他不定期地将学士翰林们邀集到一起,谈古论今,讲古今帝王治世之方、修身之道。如此一来,顺治的行政文明很快就抵达了一个新的高度。当然,一个人的进步很多时候是微不足道的,重要的是整个国家要与时俱进。顺治皇帝明白,制度比人更重要。在对汉文明的吸纳过程中,顺治发现科举制真是个好东西。天下人才,尽在一张纸中。由此,在顺治朝,翰林院中有许多新进之士都是他通过科举选拔出来的。此外,顺治十七年,顺治还将翻译成满文的《三国志》分发给满族高级干部们阅读,以从中汲取汉文明的智慧。
但事实上,顺治对满文也没有偏废。两种文明的融合于他而言可能是最理想的状态。据《清世祖实录》记载:顺治十三年闰五月初八,顺治在宫中亲自主持考试,考核那些学习满文的翰林官员。
这是一次有趣的考试,当然对某些人来说心情不是太好。比如白乃贞,这个翰林官员因为记性不好,以前已经学会的满文此番又记不起来了。他所得到的惩罚是停发工资,再学三年。但他还不是最惨的,最惨的有两人:李昌垣和郭禁。这两个翰林官员大概是得了满文恐惧症,将所习满文忘得一干二净,结果得了个零分。顺治给他们的惩罚是降三级调外用,罚俸一年。顺治在考试后还发表了重要讲话,谆谆教导各位翰林官要“兼习满汉文字,以俟将来大用,期待甚殷……俱当精勤策励,无负朕倦倦作养,谆谆教诲之意”。在这一年里,顺治还作出了一个重大调整:统一满汉文武官员的年薪。在此之前,同品级的满汉官员年薪并不一致,满族官员的要来得高。顺治此举可以说是在经济行为上向汉文明致敬。尊重,有时是要物化和量化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