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请宋仁宗吃草,让西夏主吃尘?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北宋的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突然叛变,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曾经是状元出身的李元昊非常嚣张,经常率领部族骑兵,在西北部烧杀抢掠。有一次,他甚至扫荡到北宋的战略要地延州(现在的延安一带),围困延州七天七夜。宋军对他束手无策。
但当53岁的范仲淹前往西北战场镇守之后,李元昊却屡战屡败。对此,李元昊恨得牙根痒痒,同时又相当佩服范仲淹这个老头。李元昊和他的部族都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甚至传出“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
在此之前,范仲淹是一介纯粹的文官,从未上过战场。他是如何做到,让强悍对手无可奈何又大呼佩服的呢?
其实,对付西夏主李元昊,只是范仲淹的一碟小菜。他凭着一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仕以来一直奔跑在奋不顾身地为民请命的路上,为此甚至不惜得罪权贵、得罪皇帝。
与范仲淹联手抵御李元昊的韩琦说他“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确实如此。
手握烂牌,却打出一片“心怀天下”
范仲淹29岁之前,并不姓“范”,而是姓“朱”。
原来,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病逝之后,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唯有带着年仅两岁的范仲淹再嫁。范仲淹也从此随继父姓朱,改名“朱说”。
范仲淹直到23岁才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他承受着心中的悲凉,默默收拾行囊,与母亲相约,自己十年之内必定考取功名,然后回来接母亲走。于是,他一个人搬到附近的醴泉寺发愤读书。
由于没有钱,范仲淹几乎每顿都只吃小米粥。为了省时,他每天早上就煮一小锅稠粥,等它冷却下来,就用筷子把结块的粥划分成四小块。范仲淹又把一些咸菜弄碎,就着粥块吃。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一直熬到四年后,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了进士。
他这个事迹,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断齑画粥”。
之后,他带着母亲到各个地方做官。直到当了节度推官(一个从八品的地方文官),“朱说”才得以重新改名为“范仲淹”,认祖归宗。
每到一处,范仲淹都尽己所能为民谋利。尤其是在北宋天圣三年(1024年),为防止海水倒灌以致祸害民生,范仲淹开始重修“捍海堰”。历经三年多,工程完成后,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将“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的能力得到应天书院院长晏殊的赏识。晏殊先是请他去管理应天书院;后在1028年,晏殊又向皇帝宋仁宗推荐范仲淹。于是,40岁的范仲淹终于入朝当了京官。
当了亲近皇帝的京官,范仲淹是不是该开始好好享受荣华富贵了呢?才不。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志愿的他在八、九年间,竟然三次被贬出京城。原因无他,就是怼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怼你没商量!
怼太后:您还政吧!
宋仁宗登基时只有12岁,所以一直由他的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当范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北宋的宝元元年(1038年),西北一个少数民族(党项族)突然叛变,首领李元昊称帝,建立西夏国。
曾经是状元出身的李元昊非常嚣张,经常率领部族骑兵,在西北部烧杀抢掠。有一次,他甚至扫荡到北宋的战略要地延州(现在的延安一带),围困延州七天七夜。宋军对他束手无策。
但当53岁的范仲淹前往西北战场镇守之后,李元昊却屡战屡败。对此,李元昊恨得牙根痒痒,同时又相当佩服范仲淹这个老头。李元昊和他的部族都说“小范老子腹中自有数万兵甲”,甚至传出“老子天下第一”的说法。
在此之前,范仲淹是一介纯粹的文官,从未上过战场。他是如何做到,让强悍对手无可奈何又大呼佩服的呢?
其实,对付西夏主李元昊,只是范仲淹的一碟小菜。他凭着一股“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博大胸怀,出仕以来一直奔跑在奋不顾身地为民请命的路上,为此甚至不惜得罪权贵、得罪皇帝。
与范仲淹联手抵御李元昊的韩琦说他“大忠伟节,充塞宇宙,照耀日月。前不愧于古人,后可师于来哲。”确实如此。
手握烂牌,却打出一片“心怀天下”
范仲淹29岁之前,并不姓“范”,而是姓“朱”。
原来,范仲淹的父亲范墉病逝之后,母亲谢氏贫困无依,唯有带着年仅两岁的范仲淹再嫁。范仲淹也从此随继父姓朱,改名“朱说”。
范仲淹直到23岁才得知自己的真正身世。他承受着心中的悲凉,默默收拾行囊,与母亲相约,自己十年之内必定考取功名,然后回来接母亲走。于是,他一个人搬到附近的醴泉寺发愤读书。
由于没有钱,范仲淹几乎每顿都只吃小米粥。为了省时,他每天早上就煮一小锅稠粥,等它冷却下来,就用筷子把结块的粥划分成四小块。范仲淹又把一些咸菜弄碎,就着粥块吃。早上吃两块,晚上吃两块,一直熬到四年后,范仲淹以“朱说”之名,考中了进士。
他这个事迹,后来成为了一个成语“断齑画粥”。
之后,他带着母亲到各个地方做官。直到当了节度推官(一个从八品的地方文官),“朱说”才得以重新改名为“范仲淹”,认祖归宗。
每到一处,范仲淹都尽己所能为民谋利。尤其是在北宋天圣三年(1024年),为防止海水倒灌以致祸害民生,范仲淹开始重修“捍海堰”。历经三年多,工程完成后,百姓为了纪念他的功德,将“捍海堰”称为“范公堤”。
范仲淹的能力得到应天书院院长晏殊的赏识。晏殊先是请他去管理应天书院;后在1028年,晏殊又向皇帝宋仁宗推荐范仲淹。于是,40岁的范仲淹终于入朝当了京官。
当了亲近皇帝的京官,范仲淹是不是该开始好好享受荣华富贵了呢?才不。立下“不为良相,便为良医”志愿的他在八、九年间,竟然三次被贬出京城。原因无他,就是怼人。
宁鸣而死,不默而生,怼你没商量!
怼太后:您还政吧!
宋仁宗登基时只有12岁,所以一直由他的养母刘太后垂帘听政。当范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