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鲜抗日史记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前的宗主国“世界上最贱之清国”,“人民懦弱、卑贱、愚昧、肮脏、毫无爱国之心,受人贱待而尚不自知,受人蔑视而不知愤恨”。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个新生的“帝国“竟然还做起了瓜分中国的美梦,“但愿朝鲜也能打败清国,占领辽东和满洲,获得八亿元赔偿,朝鲜人应下大决心,争取数十年后占领辽东和满洲”。
【短命的帝国】
无论名字升级得如何光鲜,大韩帝国仍然继承了朝鲜时代的最致命的弱点。韩国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改变身为一个弱国的现状,生存的唯一依靠就是日俄矛盾。
当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这个刚过了7年好日子的“帝国”也随着四个条约逐步走向末路。
早在日俄战争之初,日本便完全无视韩国的中立宣言,像甲午战争时那样迅速开进汉城,强迫韩国政府协助日本作战,此后日本公使林权助又强迫韩国签署《第一次日韩协约》,规定韩国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
更屈辱的条约还等着李熙大帝。
俄国战败后,日本的报复来得更加无拘无束。战争结束刚两个月(1905年11月),日本又强迫韩国签订了《第二次日韩协约》,完全剥夺了帝国的财政权和外交权,堂堂大韩帝国此时竟已沦为了日本的保护国。
值得敬佩的是,此时的李熙大帝仍然不甘束手就擒,进行了一次堪称漂亮的反击,但方式仍然是:找外国人。
此时的俄国已无力且无意为韩国火中取栗,李熙的目标这次对准了一个貌似更强大的群体——“国际社会”。早在日俄战争结束前,李熙就曾派日后的大韩民国首任总统,中国人民熟悉的李承晚先生赴美求援。
1907年6月,李熙派三位特使秘密抵达万国和平会议的举办地——荷兰海牙,向与会各大国递交了控诉日本吞并朝鲜的文书,以及李熙的亲笔信,就连自顾不暇的大清朝也收到了求援信。
不得不说,韩国版的“申包胥哭秦庭”虽然让日本在国际上大失脸面,但各大国在日本的运作下纷纷表达了爱莫能助,最后日本甚至逼迫朝鲜政府承认三位密使的任务是“伪造”的。
对于李熙而言,日本的报复无疑是一记KO。“海牙密使事件”不到一个月后,日本便逼迫这位开国皇帝退位,由太子李坧接位。
李熙一开始还拒不退位,但当日军正对着皇宫架好6门大炮之后,知道大势已去,于7月20日宣布退位。随即,日本又命令韩国亲日派政府与其签订了加强控制的《第三次日韩条约》。
至此,可以说,大韩帝国除了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之外,一切权力都掌控在了日本人手中。
1910年8月,大韩帝国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日本连名义上的独立都不愿意继续给予,用《日韩合并条约》结束了大韩帝国的十三年国运。
内阁总理李完用一手为帝国包办了死亡证书,由此也在后世获得了“首席韩奸”的称号。据说当时李完用在签订最后条约前还去见了太上皇李熙,太上皇平静地表示:“我是个不能参与政治的人,对合邦不便发表意见,一切皆由皇帝和大臣们商量吧”。
李完用走后,李熙则是仰天长叹,痛哭失声。
李熙用他后半生的抵抗向世人证明,大帝是条汉子,小国也有血性。
大韩帝国的十三年(1897年10月12日-1910年8月29日),说短也不短,时间至少比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还多了一年(1933-1945)。但是,这可能是历史上罕有的“空心帝国”,尽管一度国内信心爆棚,但实际上从未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从头至尾,大韩帝国就是一个命运全然依托于外力的帝国。指望用“帝国”来提升国运,却是李熙大帝的一场帝国泡沫罢了。
第(3/3)页
前的宗主国“世界上最贱之清国”,“人民懦弱、卑贱、愚昧、肮脏、毫无爱国之心,受人贱待而尚不自知,受人蔑视而不知愤恨”。
最让人震惊的是,这个新生的“帝国“竟然还做起了瓜分中国的美梦,“但愿朝鲜也能打败清国,占领辽东和满洲,获得八亿元赔偿,朝鲜人应下大决心,争取数十年后占领辽东和满洲”。
【短命的帝国】
无论名字升级得如何光鲜,大韩帝国仍然继承了朝鲜时代的最致命的弱点。韩国在短期内仍然无法改变身为一个弱国的现状,生存的唯一依靠就是日俄矛盾。
当1904年2月日俄战争爆发后,这个刚过了7年好日子的“帝国”也随着四个条约逐步走向末路。
早在日俄战争之初,日本便完全无视韩国的中立宣言,像甲午战争时那样迅速开进汉城,强迫韩国政府协助日本作战,此后日本公使林权助又强迫韩国签署《第一次日韩协约》,规定韩国雇用日本财政和外交顾问、与外国缔结条约前要与日本协商等等。
更屈辱的条约还等着李熙大帝。
俄国战败后,日本的报复来得更加无拘无束。战争结束刚两个月(1905年11月),日本又强迫韩国签订了《第二次日韩协约》,完全剥夺了帝国的财政权和外交权,堂堂大韩帝国此时竟已沦为了日本的保护国。
值得敬佩的是,此时的李熙大帝仍然不甘束手就擒,进行了一次堪称漂亮的反击,但方式仍然是:找外国人。
此时的俄国已无力且无意为韩国火中取栗,李熙的目标这次对准了一个貌似更强大的群体——“国际社会”。早在日俄战争结束前,李熙就曾派日后的大韩民国首任总统,中国人民熟悉的李承晚先生赴美求援。
1907年6月,李熙派三位特使秘密抵达万国和平会议的举办地——荷兰海牙,向与会各大国递交了控诉日本吞并朝鲜的文书,以及李熙的亲笔信,就连自顾不暇的大清朝也收到了求援信。
不得不说,韩国版的“申包胥哭秦庭”虽然让日本在国际上大失脸面,但各大国在日本的运作下纷纷表达了爱莫能助,最后日本甚至逼迫朝鲜政府承认三位密使的任务是“伪造”的。
对于李熙而言,日本的报复无疑是一记KO。“海牙密使事件”不到一个月后,日本便逼迫这位开国皇帝退位,由太子李坧接位。
李熙一开始还拒不退位,但当日军正对着皇宫架好6门大炮之后,知道大势已去,于7月20日宣布退位。随即,日本又命令韩国亲日派政府与其签订了加强控制的《第三次日韩条约》。
至此,可以说,大韩帝国除了名义上的独立地位之外,一切权力都掌控在了日本人手中。
1910年8月,大韩帝国咽下了最后一口气。日本连名义上的独立都不愿意继续给予,用《日韩合并条约》结束了大韩帝国的十三年国运。
内阁总理李完用一手为帝国包办了死亡证书,由此也在后世获得了“首席韩奸”的称号。据说当时李完用在签订最后条约前还去见了太上皇李熙,太上皇平静地表示:“我是个不能参与政治的人,对合邦不便发表意见,一切皆由皇帝和大臣们商量吧”。
李完用走后,李熙则是仰天长叹,痛哭失声。
李熙用他后半生的抵抗向世人证明,大帝是条汉子,小国也有血性。
大韩帝国的十三年(1897年10月12日-1910年8月29日),说短也不短,时间至少比希特勒的第三帝国还多了一年(1933-1945)。但是,这可能是历史上罕有的“空心帝国”,尽管一度国内信心爆棚,但实际上从未迎来属于自己的时代。
从头至尾,大韩帝国就是一个命运全然依托于外力的帝国。指望用“帝国”来提升国运,却是李熙大帝的一场帝国泡沫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