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战后所产生的恐慌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病的困扰。各州最终通过强制性医学检查的法律,其结果是18000名妇女遭监禁。尽管如此,在法国,美国军方曾下过这样的结论:某些预防措施是不得不施行的,即使道德家们可能会叫嚣,这等于是对邪恶的宽容。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新西兰军队发放避孕套已证明了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当收到有关这项讨论的报告时,战争部部长的回答一语惊人:
"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别拿给总统看,否则他会停止战争的。"
以事后的眼光可以看出,战争引发的性恐慌是被极大地夸大了。那些对由轻佻女子或荡妇引出的种种危险喋喋不休的人,不过是在以老套的厌女者的策略--将其国家的衰退完全归罪于妇女的参与,对种种社会失序现象作出反应而已。事实的真相是,每个国家的妇女组织都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时工作中。
就德国妇女联合会(the League of Women sassociations)而言,在国家主义方面,与英国的潘克赫斯特夫人(Mrs Pankhurst)潘克赫斯特夫人(1858-1928),著名的英国女权主义者,从事斗争40年,曾被政府投入监狱,去世时终于使英国妇女获得完全平等的选举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于国家利益,曾一度放弃民权运动。--译注领导的女权运动并无二致。妇女的战时工作给一些同时期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令另外一些人感到震惊,但它代表了一种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回溯到此前的10年。许多作坊和工厂从世纪早期就开始雇佣大量女性劳力,事实上,在法国,战争使女性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到达顶峰。在德国,女性劳力的雇佣数量没有明显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变化。
认为这种变动的社会范式存在破坏道德的危险,实属一种由来已久的指责。
像瓦 尔特·希普(WalterHeape)这样的反女权主义者,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就曾警告:"妇女的觉醒"将使某些人试图打碎"自然的铁镣"。性道德在战时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变化。有关"战争婴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议论均被大大地夸大了。在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和法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在诸如英国和德国之类的国家中,1870年之后,这一下降现象已受到关注,赞成提高人口出生率的人首先是指责妇女应对此负责。"逃避生儿育女职责的妇女,"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宣称,"等于是放下手中枪逃跑的士兵。"
悲观主义者悲叹道,战争使许多妇女的婚姻和尽妻子、母亲天职的希望化为泡影。的确,许多男人一去不归,战场上的巨大伤亡令人口统计的金字塔倾斜,造就了数百万的"多余女性"。以德国为例,200万士兵丧生,留下60万寡妇,100万孤儿,以及近150万所谓的"纯真寡妇"(whitewidows)--失去预期中的伴侣的年轻妇女。法国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
然而,"新女性"(newwomen)--其含义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或经济独立的妇女--并非战争的产物。"新女性"自19世纪80年代起就受到了道德家们的批评。那些对女同性恋之幽灵感到恐惧的人指出,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不结婚,女人与女人结偶,在美国被称之为"波士顿婚姻"(Bostonmarriages)。摆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面前的现实是,她们不得不在职业和丈夫之间作出选择。
某些倾心于职业而独身的妇女,无疑会发展出种种女性关系的新形式,一些是柏拉图式的,一些则是性关系式的。在19世纪,由于各阶层有各自的观念形态,一些妇女可以设想与其他妇女共同生活。
20世纪的社会不断给年轻人施加压力叫他们结婚,并将同性恋关系病理学化,为此,几乎不能说战争"解放了"年轻妇女的里比多(libido,性欲)。由于受到战争造成的混乱局面的惊吓,评论家们首先想到的是战争令妇女获得权利,使男子变得消沉。
他们的第二个噩梦是种族隔离将被打破。一种战争期间浮现的恐惧,即黑人男子会强暴白人妇女,是当时男性心理状态外化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事实上,如同在某些欧洲殖民地或美国南部,许多白人少年的第一次性经验是从黑人女孩那里获得的。
人们希望年轻的白人男子在性方面应活跃些,而与此同时,白人妇女则应严守贞操。这种战时对种族问题的着迷,只有置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即风起云涌的第一次非殖民化运动和非洲裔美国人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中大规模涌入北方各州所引起的种族关系的紧张,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种种私刑在生活着成千上万的非洲裔美国人的美国南部的出现,是这些种族恐惧最为引人注目的证据。1909年,《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评论道,欧洲人现在才意识到听任其女儿与黑人交往的危险。"长期以来,在一些德国城市中,白人女孩与美洲和非洲的黑人手挽手招摇过市,成双成对地出入饭店、咖啡馆和剧院,已成为司空见惯而令人厌恶的景观。"人们相信,妇女与非白种人是不服约束的。
战争确实改变了男人,但改变的程度并不像那些制售恐慌的人所预言的那么大。士兵们表面上夸示着自己的粗鲁和鄙俗,但信件和日记却揭示出他们的许多拘礼之处和回归家园、回归家庭生活的渴望。许多男人,诸如被打发到布列塔尼团的普罗旺斯人,并未在部队中发现那种被大肆渲染的团结和兄弟情谊。传说中的隐藏在战壕中的同性间的色情活动也颇为罕见。任何男性间的亲密关系都不过是原先在国内公共学校、童子军和男子俱乐部就出现过的无害欢娱的延续。异性性行为在战壕中并未受到挑战,大部分男子只要有可能,显然会马上重投妇女的怀抱。
绝大部分有关战时放荡行为的种种故事,大致都可被证实是虚构的。市民们对数百万性 饥渴的士兵的归来感到恐惧,但对于经受了前线诸般恐怖之后的军队而言,温馨的家庭是最为向往的。战后人口出生和结婚率引人注目的攀升弥补了由于数年战事造成的延误。例如,德国1918年的出生人口为956251人,1919年为1299404人,尽管到1923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趋向死灰复燃。
战争使许多年轻男子无法结婚,只能长期待在前线,他们的童贞期或许由此而延长。然而,一些士兵在其特定的生存条件下,无疑可以身着军服经验到某种性道德的解放。尽管在妓院内几无任何浪漫可言,但士兵们还是从妓女那里获得了他们的初次性经验。一个年轻人平静地告诉同伴说,干那事儿"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好。有点像在拽拉你的东西,但好歹你能有个人可以说说话"。绝大部分士兵仅仅因为害怕染上性病而没有去寻花问柳。一段时间内,道德纯洁的典范人物大肆宣传这样一个观念,即"纯真的"女子可能受到那些勾搭妓女的男子的感染。1913年克丽斯塔蓓尔·潘克赫斯特(ChristabelPankhurst)克丽斯塔蓓尔·潘克赫斯特(1880-1958),英国女权运动领袖,潘克赫斯特夫人的女儿,主张以激烈的手段争取英格兰妇女的参政权。--译注在《大灾难以及如何中止它》中宣称,80%的男人染有性病,这甚至在道德家看来也属"偏颇"之见。尽管那些好作惊人之语的人物在战时就此就争吵不休,事实上,性病发病率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诸如在英国军队和德国海军中,比和平时期都要低。
第(3/3)页
病的困扰。各州最终通过强制性医学检查的法律,其结果是18000名妇女遭监禁。尽管如此,在法国,美国军方曾下过这样的结论:某些预防措施是不得不施行的,即使道德家们可能会叫嚣,这等于是对邪恶的宽容。一个简单的事实是,新西兰军队发放避孕套已证明了预防措施的有效性。当收到有关这项讨论的报告时,战争部部长的回答一语惊人:
"看在上帝的份上,请别拿给总统看,否则他会停止战争的。"
以事后的眼光可以看出,战争引发的性恐慌是被极大地夸大了。那些对由轻佻女子或荡妇引出的种种危险喋喋不休的人,不过是在以老套的厌女者的策略--将其国家的衰退完全归罪于妇女的参与,对种种社会失序现象作出反应而已。事实的真相是,每个国家的妇女组织都义无反顾地投入战时工作中。
就德国妇女联合会(the League of Women sassociations)而言,在国家主义方面,与英国的潘克赫斯特夫人(Mrs Pankhurst)潘克赫斯特夫人(1858-1928),著名的英国女权主义者,从事斗争40年,曾被政府投入监狱,去世时终于使英国妇女获得完全平等的选举权。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出于国家利益,曾一度放弃民权运动。--译注领导的女权运动并无二致。妇女的战时工作给一些同时期的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同时也令另外一些人感到震惊,但它代表了一种经济和社会方面的持续变化,这种变化可以回溯到此前的10年。许多作坊和工厂从世纪早期就开始雇佣大量女性劳力,事实上,在法国,战争使女性劳动力的投入数量到达顶峰。在德国,女性劳力的雇佣数量没有明显表现出如此之大的变化。
认为这种变动的社会范式存在破坏道德的危险,实属一种由来已久的指责。
像瓦 尔特·希普(WalterHeape)这样的反女权主义者,在战争即将爆发之前就曾警告:"妇女的觉醒"将使某些人试图打碎"自然的铁镣"。性道德在战时并未发生什么大的变化。有关"战争婴儿"和人口出生率下降的议论均被大大地夸大了。在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美国和法国的人口出生率都在下降;在诸如英国和德国之类的国家中,1870年之后,这一下降现象已受到关注,赞成提高人口出生率的人首先是指责妇女应对此负责。"逃避生儿育女职责的妇女,"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TheodoreRoosevelt)宣称,"等于是放下手中枪逃跑的士兵。"
悲观主义者悲叹道,战争使许多妇女的婚姻和尽妻子、母亲天职的希望化为泡影。的确,许多男人一去不归,战场上的巨大伤亡令人口统计的金字塔倾斜,造就了数百万的"多余女性"。以德国为例,200万士兵丧生,留下60万寡妇,100万孤儿,以及近150万所谓的"纯真寡妇"(whitewidows)--失去预期中的伴侣的年轻妇女。法国也遭遇了相似的命运。
然而,"新女性"(newwomen)--其含义是指受过高等教育的或经济独立的妇女--并非战争的产物。"新女性"自19世纪80年代起就受到了道德家们的批评。那些对女同性恋之幽灵感到恐惧的人指出,一些受过良好教育的女人不结婚,女人与女人结偶,在美国被称之为"波士顿婚姻"(Bostonmarriages)。摆在受过良好教育的中产阶级妇女面前的现实是,她们不得不在职业和丈夫之间作出选择。
某些倾心于职业而独身的妇女,无疑会发展出种种女性关系的新形式,一些是柏拉图式的,一些则是性关系式的。在19世纪,由于各阶层有各自的观念形态,一些妇女可以设想与其他妇女共同生活。
20世纪的社会不断给年轻人施加压力叫他们结婚,并将同性恋关系病理学化,为此,几乎不能说战争"解放了"年轻妇女的里比多(libido,性欲)。由于受到战争造成的混乱局面的惊吓,评论家们首先想到的是战争令妇女获得权利,使男子变得消沉。
他们的第二个噩梦是种族隔离将被打破。一种战争期间浮现的恐惧,即黑人男子会强暴白人妇女,是当时男性心理状态外化的一个极端的例子。事实上,如同在某些欧洲殖民地或美国南部,许多白人少年的第一次性经验是从黑人女孩那里获得的。
人们希望年轻的白人男子在性方面应活跃些,而与此同时,白人妇女则应严守贞操。这种战时对种族问题的着迷,只有置于这样的背景之下,即风起云涌的第一次非殖民化运动和非洲裔美国人在20世纪最初的10年中大规模涌入北方各州所引起的种族关系的紧张,才能得到最好的理解。
种种私刑在生活着成千上万的非洲裔美国人的美国南部的出现,是这些种族恐惧最为引人注目的证据。1909年,《纽约时报》的一名记者评论道,欧洲人现在才意识到听任其女儿与黑人交往的危险。"长期以来,在一些德国城市中,白人女孩与美洲和非洲的黑人手挽手招摇过市,成双成对地出入饭店、咖啡馆和剧院,已成为司空见惯而令人厌恶的景观。"人们相信,妇女与非白种人是不服约束的。
战争确实改变了男人,但改变的程度并不像那些制售恐慌的人所预言的那么大。士兵们表面上夸示着自己的粗鲁和鄙俗,但信件和日记却揭示出他们的许多拘礼之处和回归家园、回归家庭生活的渴望。许多男人,诸如被打发到布列塔尼团的普罗旺斯人,并未在部队中发现那种被大肆渲染的团结和兄弟情谊。传说中的隐藏在战壕中的同性间的色情活动也颇为罕见。任何男性间的亲密关系都不过是原先在国内公共学校、童子军和男子俱乐部就出现过的无害欢娱的延续。异性性行为在战壕中并未受到挑战,大部分男子只要有可能,显然会马上重投妇女的怀抱。
绝大部分有关战时放荡行为的种种故事,大致都可被证实是虚构的。市民们对数百万性 饥渴的士兵的归来感到恐惧,但对于经受了前线诸般恐怖之后的军队而言,温馨的家庭是最为向往的。战后人口出生和结婚率引人注目的攀升弥补了由于数年战事造成的延误。例如,德国1918年的出生人口为956251人,1919年为1299404人,尽管到1923年人口出生率持续下降的趋向死灰复燃。
战争使许多年轻男子无法结婚,只能长期待在前线,他们的童贞期或许由此而延长。然而,一些士兵在其特定的生存条件下,无疑可以身着军服经验到某种性道德的解放。尽管在妓院内几无任何浪漫可言,但士兵们还是从妓女那里获得了他们的初次性经验。一个年轻人平静地告诉同伴说,干那事儿"可并不像想象得那么好。有点像在拽拉你的东西,但好歹你能有个人可以说说话"。绝大部分士兵仅仅因为害怕染上性病而没有去寻花问柳。一段时间内,道德纯洁的典范人物大肆宣传这样一个观念,即"纯真的"女子可能受到那些勾搭妓女的男子的感染。1913年克丽斯塔蓓尔·潘克赫斯特(ChristabelPankhurst)克丽斯塔蓓尔·潘克赫斯特(1880-1958),英国女权运动领袖,潘克赫斯特夫人的女儿,主张以激烈的手段争取英格兰妇女的参政权。--译注在《大灾难以及如何中止它》中宣称,80%的男人染有性病,这甚至在道德家看来也属"偏颇"之见。尽管那些好作惊人之语的人物在战时就此就争吵不休,事实上,性病发病率在许多国家的军队中,诸如在英国军队和德国海军中,比和平时期都要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