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阴地区永远的痛!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江阴(现江苏省无锡市的江阴市),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是一个地理上的小县级市,南北宽七十里,东西长一百四十里,其北滨大江,东连常熟,西界武进,南界无锡、阳湖,位置重要,乃是山水交会之地,且土地肥沃、产量奇高,每年输出粮食六万多石,赋税十多万两白银,富庶繁荣。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驻军,俯临大江,观其如鹅鼻截江,火脉直射金山,曾有过建都的意向。
江阴民风淳厚,敦礼让,尚气节,轻富贵,崇自由。有明一代,如徐麒一类不愿入朝为官者比比皆是。而忠臣义士,也不乏其人。如正德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任职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就因以挽死谏、以奏章忤,被称为“江阴一时三忠”。天启朝“东林后七君子”中的缪昌期、李应升也是江阴人氏。
弘光政权倾覆,清廷悍然发出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要求江阴全县民众必须剃发。江阴民众,风骨铮然,拒不剃发,因此遭到了清廷数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孤城江阴在坚守了六十多天后,城内物资已经严重匮乏,每人每天只能吃两顿稀粥强撑苦熬。
为了激励士气,振作军心,一天夜里,城主阎应元选择勇士千人,饱食一顿,趁黑出南门劫营。勇士们或拿板斧,或拿短刀,或用扁担,突入清营乱杀一通,等清军其他营前来相救,阎应元已经带兵入城了。
(现在现存的江阴文庙十分明显的体现出如今江阴的文化气息依旧浓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观摩观摩。)
八月初八,秋风怒号,秋雨暴泻;江阴士民站在雨中守城,任凭炮打,一点投降的意思也没有。夜半,城中善于游泳的勇士偷渡过外城河,钉死清兵的炮眼,拖缓清军的攻势。城里也抓紧修缮城垛,其中南城的城墙比原来还高了三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战斗力越来越弱。
初九日,阎应元预先派人将麦子磨成面粉,制造月饼。
十二日,城中的石灰快没有了,对于被炮火炸毁的城墙已经难以修缮了,粮食也渐渐供应不上了。
从十三日起,阎应元开始放发赏月的物资,一直发到十七日。
中秋之夕,城中百姓带上仅剩的酒水登城,举杯痛饮。诸生许用仿楚歌,作五更传曲,交给善于唱歌的人登高传唱,配以笙笛箫鼓相和。当晚,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又有一个名叫黄云江的弩师在西边的敌楼操起胡琴。在笙笛箫鼓琴的配合下,歌者放声高唱,歌声悲壮,响彻云霄。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江阴(现江苏省无锡市的江阴市),因地处“大江之阴”而得名,是一个地理上的小县级市,南北宽七十里,东西长一百四十里,其北滨大江,东连常熟,西界武进,南界无锡、阳湖,位置重要,乃是山水交会之地,且土地肥沃、产量奇高,每年输出粮食六万多石,赋税十多万两白银,富庶繁荣。
洪武初年,明太祖朱元璋在这里驻军,俯临大江,观其如鹅鼻截江,火脉直射金山,曾有过建都的意向。
江阴民风淳厚,敦礼让,尚气节,轻富贵,崇自由。有明一代,如徐麒一类不愿入朝为官者比比皆是。而忠臣义士,也不乏其人。如正德朝,宦官刘瑾擅政误国,在朝任职的三位江阴人:主事黄昭、御史贡安甫、史良佐,就因以挽死谏、以奏章忤,被称为“江阴一时三忠”。天启朝“东林后七君子”中的缪昌期、李应升也是江阴人氏。
弘光政权倾覆,清廷悍然发出剃发令,所谓“留头不留发,留发不留头”,要求江阴全县民众必须剃发。江阴民众,风骨铮然,拒不剃发,因此遭到了清廷数十万大军的疯狂进攻。
孤城江阴在坚守了六十多天后,城内物资已经严重匮乏,每人每天只能吃两顿稀粥强撑苦熬。
为了激励士气,振作军心,一天夜里,城主阎应元选择勇士千人,饱食一顿,趁黑出南门劫营。勇士们或拿板斧,或拿短刀,或用扁担,突入清营乱杀一通,等清军其他营前来相救,阎应元已经带兵入城了。
(现在现存的江阴文庙十分明显的体现出如今江阴的文化气息依旧浓厚,有兴趣的话可以去观摩观摩。)
八月初八,秋风怒号,秋雨暴泻;江阴士民站在雨中守城,任凭炮打,一点投降的意思也没有。夜半,城中善于游泳的勇士偷渡过外城河,钉死清兵的炮眼,拖缓清军的攻势。城里也抓紧修缮城垛,其中南城的城墙比原来还高了三尺。 但随着时间的推移,城内的战斗力越来越弱。
初九日,阎应元预先派人将麦子磨成面粉,制造月饼。
十二日,城中的石灰快没有了,对于被炮火炸毁的城墙已经难以修缮了,粮食也渐渐供应不上了。
从十三日起,阎应元开始放发赏月的物资,一直发到十七日。
中秋之夕,城中百姓带上仅剩的酒水登城,举杯痛饮。诸生许用仿楚歌,作五更传曲,交给善于唱歌的人登高传唱,配以笙笛箫鼓相和。当晚,天无纤翳,皓月当空,清露薄野,剑戟无声。又有一个名叫黄云江的弩师在西边的敌楼操起胡琴。在笙笛箫鼓琴的配合下,歌者放声高唱,歌声悲壮,响彻云霄。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