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百五十一章 左右为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原及沙漠适合匈奴骑军作战。”
“我军若是深入匈奴腹地作战,只怕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王贲说的也没错。
沈兵之所以能在北地屡战屡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九原及云中两郡城池的依托。
比如九原之战沈兵就用五千新兵守云中郡并以云中郡为补给基地。
否则,如果让神武军及大梁军也像匈奴一样在草原扎营……只怕不出几日就会被匈奴给偷袭得不成样子了。
魏呴则说道:
“我军对匈奴地形不熟,到时只怕连补给都无法寻到我军主力,又如何能战而胜之?”
这当然也是个问题。
如果是在中原,两支部队互相寻找还是比较容易的,一封信过去告知对方在某城以北多少多少里,差不多就知道在哪了。
但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又不像现代可以定位或是东经、北纬多少多少度,如何能确定友军在哪个方位?
不知友军在哪个方位后续如何补给如何增援?
所以嬴政那是完全搞不清状况,只是一拍脑袋听信了那什么“亡秦者胡也”,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下令北击匈奴。
这一仗根本没法打,就算像史上的蒙恬一样有三十万军队也是如此……三十万军队丢到北面20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高原里就是苍海一粟。
最终蒙恬还不是北上瞎折腾一阵然后就回来修长城么?
要不……
沈兵心下暗想,北地军也像蒙恬一般,出去转上一圈就说已将匈奴驱逐,然后回来修长城?
这倒是一个选项。
只要不离开九原太远,以九原为补给基地往外行军三、五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还不是很困难。
但沈兵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这做法似乎很安全也很容易,甚至还可以平白多一场胜仗另外还可以控制更多的兵力及劳工……修筑长城当然需要劳工,修好的长城需要兵士驻守当然会有更多兵力。
问题就在于……
此时的秦国又修驰道又修直道,同时还修长城,另外嬴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原及沙漠适合匈奴骑军作战。”
“我军若是深入匈奴腹地作战,只怕是以己之短攻彼之长。”
王贲说的也没错。
沈兵之所以能在北地屡战屡胜,其中一个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有九原及云中两郡城池的依托。
比如九原之战沈兵就用五千新兵守云中郡并以云中郡为补给基地。
否则,如果让神武军及大梁军也像匈奴一样在草原扎营……只怕不出几日就会被匈奴给偷袭得不成样子了。
魏呴则说道:
“我军对匈奴地形不熟,到时只怕连补给都无法寻到我军主力,又如何能战而胜之?”
这当然也是个问题。
如果是在中原,两支部队互相寻找还是比较容易的,一封信过去告知对方在某城以北多少多少里,差不多就知道在哪了。
但是在一望无垠的草原和沙漠,又不像现代可以定位或是东经、北纬多少多少度,如何能确定友军在哪个方位?
不知友军在哪个方位后续如何补给如何增援?
所以嬴政那是完全搞不清状况,只是一拍脑袋听信了那什么“亡秦者胡也”,就不分青红皂白的下令北击匈奴。
这一仗根本没法打,就算像史上的蒙恬一样有三十万军队也是如此……三十万军队丢到北面200万平方公里的蒙古高原里就是苍海一粟。
最终蒙恬还不是北上瞎折腾一阵然后就回来修长城么?
要不……
沈兵心下暗想,北地军也像蒙恬一般,出去转上一圈就说已将匈奴驱逐,然后回来修长城?
这倒是一个选项。
只要不离开九原太远,以九原为补给基地往外行军三、五日,保证补给线的安全还不是很困难。
但沈兵想了想最终还是放弃了这个诱人的想法。
这做法似乎很安全也很容易,甚至还可以平白多一场胜仗另外还可以控制更多的兵力及劳工……修筑长城当然需要劳工,修好的长城需要兵士驻守当然会有更多兵力。
问题就在于……
此时的秦国又修驰道又修直道,同时还修长城,另外嬴政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