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九十九章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3/3)页
的外骨骼主要是由几丁质和矿化(磷酸钙化)的胶原纤维(一种蛋白质)组成。陆地植物的支撑基础是木质素,是多聚的芳香族化合物。从进化出现的顺序看,以碳酸钙、磷酸钙和硅质的无机成分为主的骨骼出现较早,其次是几丁质骨骼,然后是钙化的胶原纤维型骨骼。植物的木质化比较晚些。
统使生物体的结构更符合力学原则。关于支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出下面几项:(1)多细胞生物的软组织、软躯体若没有硬的支撑系统则难以增大体积;(2)支撑系统使躯体内的重要器官在空间上得以合理地配置,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实现整体的功能谐调;(3)支撑系统使动物的运动器官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动物能脱离水环境
人的骨骼编辑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骨骼系统又是生物形态进化的限制因素。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 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1.骨骼“支撑者”:钙
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或儿童佝偻病。
营养策略:有人做过统计,在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摄入250—350毫克钙,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800—1000毫克钙摄入量相差甚远。
专家指出,年轻时就要多吃含钙食物,才能为骨骼储蓄充足的钙。一般情况下,多吃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等,就能够满足正常人补钙的需要。
烹饪时可以放点醋,有助钙质溶解,帮助吸收。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爱吃咸的人,要特别注意补钙,因为油脂和盐会抑制钙的吸收。
2.骨骼“加油站”:维生素D
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维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形成“软骨症”。幼儿往往颅骨、胸廓发育不全,容易佝偻;孕妇、老人的下肢、骨盆等处骨骼力量则会减退。
营养策略:人体90%的维D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自身皮肤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摄取,比如蘑菇、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
专家指出,补维D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晒太阳。美国研究人员建议,天气晴朗时,每天正午前后两小时内,不擦防晒霜,暴露40%以上的皮肤,晒太阳5—15分钟就足够。对于长年在写字楼办公的人来说,隔着玻璃照射阳光达不到补维D效果,最好假期多进行户外运动。
3.骨骼“混凝土”:蛋白质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有了蛋白质,人的骨头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不爱吃肉、豆制品,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容易发生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最有益,比如牛奶、蛋类、核桃、肉皮、鱼皮、猪蹄胶冻等。正常人不需要额外服用蛋**等***。蛋白质摄取过多反而对骨骼不利,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
4.骨骼“保卫者”:镁
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专家表示,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
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饮食中镁摄入低的女性,骨骼密度也较低。
营养策略:紫菜、全麦食品、杏仁、花生和菠菜等都富含镁。每星期吃2—3次花生,每次5—8粒就能满足一个人对镁的需求;多喝水也能促进镁的吸收。
5.骨骼“稳定剂”:钾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这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发表在美国《环境营养》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钾能够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营养策略:要想补钾,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干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橙汁,里面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钾补充剂最好不要轻易服用,因为它可能对心脏不利。
6.骨骼“添加剂”:维生素K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剂一样,骨头也需要添加剂维K来激活骨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骨钙素,从而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女性维K摄入较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荷兰研究则发现,补充维K能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营养策略:膳食中,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维K的含量就越高。每天只要吃500克蔬菜,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能有效预防维K不足。
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肠道菌群平衡可能被破坏,影响维K的合成,要特别注意多吃绿叶蔬菜。此外,维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补充时最好不要生吃蔬菜,而是加调味油炒熟。
7.骨骼“清道夫”:维生素B12
维B12是唯一含有矿物质磷的维生素,对维持骨骼硬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个“清道夫”一样,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保护骨骼,防止因为高半胱氨酸过多导致的骨质疏松,甚至是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动物肝脏、贝类、瘦牛肉、全麦面包和低脂奶制品,都是富含维B12的食品。不过,老人很难吸收维B12,植物性食物(螺旋藻等藻类除外)中不含维B12,所以50岁以上的人和素食者可适当服用补充剂,每天摄入的标准是2.4微克。
骨骼鉴定编辑
如何从骨骼中找到确定性别、年龄等信息的线索,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一处东汉大墓的抢救性挖掘,大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考古学家给出的证据之一就是他们从骨骼中推断出墓中一具遗骸系男性且死亡年龄大约是60岁,这与曹操66岁的享年十分相近。此次挖掘中,除了疑似曹操的骨骸外,专家还发现了两具合葬的女性骨骸。
判断性别
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骨密质较厚,骨质重;而女性骨骼比较细弱,骨面光滑,骨质较轻。不过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妇女,其骨骼与男性无显著差异。这时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由于女性承担了生育的任务,因此骨盆上口的尺寸(骨盆内部尺寸)要大一些。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性成熟后更加明显。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数中计算。进而判断性别。
证,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鉴于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及性别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骨骼的形态产生影响,不少骨骼特征——如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约占70%,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得更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推测成年期及以后的骨骸的年龄时,观察耻骨联合面是最佳方法之一。以此处的骨骼特征推断年龄,误差可控制在5年之内,倘若死亡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话,误差甚至可以缩窄至两年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借助数量化模型的手段来分析耻骨联合面的年龄特征还可以让结果更加准确。此外胸骨也具备随年龄增长而规律性变化的特点,据此推断年龄的准确性仅次于耻骨联合面。
在考古挖掘中,颅骨一般保存相对完好,因此从这里也能找到不少鉴别年龄的线索。颅骨是由29块骨骼组成的结构,除下颌骨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这些微小缝隙的存在允许颅骨可以微量滑动。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依然能为年龄的划分提供宝贵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融合情况可以判断骨骼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步入老年期(50~60岁)后,骨缝发生完全融合并消。因此综合这些信息,有经验的考古专家拿到一具颅骨时,仅凭肉眼就可以大致判断出颅骨主人死亡所处的年龄段。
第(3/3)页
的外骨骼主要是由几丁质和矿化(磷酸钙化)的胶原纤维(一种蛋白质)组成。陆地植物的支撑基础是木质素,是多聚的芳香族化合物。从进化出现的顺序看,以碳酸钙、磷酸钙和硅质的无机成分为主的骨骼出现较早,其次是几丁质骨骼,然后是钙化的胶原纤维型骨骼。植物的木质化比较晚些。
统使生物体的结构更符合力学原则。关于支撑的重要性,我们可以举出下面几项:(1)多细胞生物的软组织、软躯体若没有硬的支撑系统则难以增大体积;(2)支撑系统使躯体内的重要器官在空间上得以合理地配置,并保持相对稳定的空间位置,实现整体的功能谐调;(3)支撑系统使动物的运动器官得以发展,并最终使动物能脱离水环境
人的骨骼编辑
骨骼化是生物结构复杂化的基础,骨骼系统又是生物形态进化的限制因素。骨骼是组成脊椎动物 内骨骼的坚硬器官,功能是运动、支持和保护身体;制造红血球和白血球;储藏矿物质。骨骼由各种不同的形状组成,有复杂的内在和外在结构,使骨骼在减轻重量的同时能够保持坚硬。骨骼的成分之一是矿物质化的骨骼组织,其内部是坚硬的蜂巢状立体结构;其他组织还包括了骨髓、骨膜、神经、血管和软骨
1.骨骼“支撑者”:钙
人的骨骼是“活”的,当钙摄入不足时,骨骼中的钙就会释放到血液里,以维持血钙浓度,导致骨密度越来越低,骨质越来越疏松,进而引发骨折、骨质退行性增生或儿童佝偻病。
营养策略:有人做过统计,在普通人一天的膳食中,平均只能摄入250—350毫克钙,与中国营养学会建议的每日800—1000毫克钙摄入量相差甚远。
专家指出,年轻时就要多吃含钙食物,才能为骨骼储蓄充足的钙。一般情况下,多吃牛奶、豆制品、海带、虾皮等,就能够满足正常人补钙的需要。
烹饪时可以放点醋,有助钙质溶解,帮助吸收。喜欢吃肥肉、油炸食品等高脂肪食物,以及爱吃咸的人,要特别注意补钙,因为油脂和盐会抑制钙的吸收。
2.骨骼“加油站”:维生素D
它能促进肠道钙吸收,减少肾脏钙排泄,就像加油站一样,源源不断地把钙补充到骨骼中去。如果缺少维D,骨头的硬度会降低,形成“软骨症”。幼儿往往颅骨、胸廓发育不全,容易佝偻;孕妇、老人的下肢、骨盆等处骨骼力量则会减退。
营养策略:人体90%的维D依靠阳光中的紫外线照射,通过自身皮肤合成;其余10%通过食物摄取,比如蘑菇、海产品、动物肝脏、蛋黄和瘦肉等。
专家指出,补维D最安全、有效、经济的方法是晒太阳。美国研究人员建议,天气晴朗时,每天正午前后两小时内,不擦防晒霜,暴露40%以上的皮肤,晒太阳5—15分钟就足够。对于长年在写字楼办公的人来说,隔着玻璃照射阳光达不到补维D效果,最好假期多进行户外运动。
3.骨骼“混凝土”:蛋白质
骨骼中,22%的成分都是蛋白质,主要是胶原蛋白。有了蛋白质,人的骨头才能像混凝土一样,硬而不脆、有韧性,经得起外力的冲击。蛋白质中的氨基酸和多肽有利于钙的吸收。
如果长期蛋白质摄入不足,不仅人的新骨形成落后,还容易导致骨质疏松。有研究发现,不爱吃肉、豆制品,长期缺少蛋白质的人,容易发生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常吃富含胶原蛋白和弹性蛋白的食物,对骨骼健康最有益,比如牛奶、蛋类、核桃、肉皮、鱼皮、猪蹄胶冻等。正常人不需要额外服用蛋**等***。蛋白质摄取过多反而对骨骼不利,会使人体血液酸度增加,加速骨骼中钙的溶解和尿中钙的排泄。
4.骨骼“保卫者”:镁
人体60%—65%的镁存在于骨骼中。专家表示,在新骨的形成中,镁起到重要作用。骨骼中镁的含量虽然少,可一旦缺乏,会让骨头变脆,更易断裂。
长期缺镁,还会引发维生素D缺乏,影响骨骼健康。饮食中镁摄入低的女性,骨骼密度也较低。
营养策略:紫菜、全麦食品、杏仁、花生和菠菜等都富含镁。每星期吃2—3次花生,每次5—8粒就能满足一个人对镁的需求;多喝水也能促进镁的吸收。
5.骨骼“稳定剂”:钾
人体每个细胞都含有钾元素,骨骼也不例外。它的主要作用是维持酸碱平衡,参与能量代谢和神经肌肉的正常功能,这对于骨骼的生长和代谢是必不可少的。发表在美国《环境营养》期刊上的一项研究还指出,钾能够防止钙流失,使骨骼更硬朗。
营养策略:要想补钾,多吃香蕉、橙子、李子、葡萄干等水果,西红柿、土豆、菠菜、山药等蔬菜,以及紫菜、海带等海藻类食品是最安全有效的方法。特别是橙汁,里面含有丰富的钾,而且能补充水分和能量。钾补充剂最好不要轻易服用,因为它可能对心脏不利。
6.骨骼“添加剂”:维生素K
就像食物需要一定的添加剂一样,骨头也需要添加剂维K来激活骨骼中一种非常重要的蛋白质——骨钙素,从而提高骨骼的抗折能力。
哈佛大学研究表明,如果女性维K摄入较低,就会增加骨质疏松和股骨骨折的危险。荷兰研究则发现,补充维K能促进儿童骨骼健康,减少关节炎的发生。
营养策略:膳食中,蔬菜叶片的绿颜色越深,维K的含量就越高。每天只要吃500克蔬菜,其中包含300克以上的深绿叶蔬菜,就能有效预防维K不足。
长期服用抗生素的人,肠道菌群平衡可能被破坏,影响维K的合成,要特别注意多吃绿叶蔬菜。此外,维K是一种脂溶性维生素,补充时最好不要生吃蔬菜,而是加调味油炒熟。
7.骨骼“清道夫”:维生素B12
维B12是唯一含有矿物质磷的维生素,对维持骨骼硬度起着重要作用。它就像个“清道夫”一样,能清除血液中的高半胱氨酸,保护骨骼,防止因为高半胱氨酸过多导致的骨质疏松,甚至是髋骨骨折。
营养策略:动物肝脏、贝类、瘦牛肉、全麦面包和低脂奶制品,都是富含维B12的食品。不过,老人很难吸收维B12,植物性食物(螺旋藻等藻类除外)中不含维B12,所以50岁以上的人和素食者可适当服用补充剂,每天摄入的标准是2.4微克。
骨骼鉴定编辑
如何从骨骼中找到确定性别、年龄等信息的线索,在中国河南省安阳县安丰乡西高穴村的一处东汉大墓的抢救性挖掘,大墓主人很有可能是三国时期的枭雄曹操。考古学家给出的证据之一就是他们从骨骼中推断出墓中一具遗骸系男性且死亡年龄大约是60岁,这与曹操66岁的享年十分相近。此次挖掘中,除了疑似曹操的骨骸外,专家还发现了两具合葬的女性骨骸。
判断性别
利用骨骼判断性别的方法很多,总体上可分为两类:对比观察法和仪器测量法。前者是指用肉眼观察骨骼的形态差异来判定性别。一般而言,男性骨骼比较粗大,表面粗糙、肌肉附着处的突起明显,骨密质较厚,骨质重;而女性骨骼比较细弱,骨面光滑,骨质较轻。不过长期从事体力活动的妇女,其骨骼与男性无显著差异。这时可以通过骨盆来判别,由于女性承担了生育的任务,因此骨盆上口的尺寸(骨盆内部尺寸)要大一些。这种差异自胎儿期就已呈现出来,性成熟后更加明显。除此之外,颅骨、胸骨、锁骨、肩胛骨以及四肢长骨等也存在一定的性别差异。后者是指使用骨骼测量仪对遗骸的长、宽、高、角度及厚度进行测量。将所得数据与男性均值及女性均值相比较;或依据相应的数学手段,将数据代入回归函数中计算。进而判断性别。
证,以提高结果的准确性,鉴于营养、健康状态、地理环境及性别等诸多因素都会对骨骼的形态产生影响,不少骨骼特征——如骨化中心的出现和骨骺的愈合状况——会随着年龄的增长呈现规律性的变化。比如30~40岁时,肋软骨骨化中心增多,胸骨柄与胸骨体出现愈合,40~50岁时,胸骨体与剑突愈合,喉和肋软骨开始固化,到了60岁以上,全身软骨都会发生骨化。
对于成年骨骸的年龄鉴定,通过观察比较骨骼的形态学变化更为常用。儿童期时,骨组织有机质的成分较多,使得骨骼的韧性大,硬度小。到了成年期,无机质的比例渐渐升高,约占70%,这时的骨骼不但坚硬,而且弹性韧性都很良好,时至老年期,无机成分进一步升高,骨骼变得更脆,同时在骨质增生和吸收的作用下,骨骼的形态也发生了相应的改变。推测成年期及以后的骨骸的年龄时,观察耻骨联合面是最佳方法之一。以此处的骨骼特征推断年龄,误差可控制在5年之内,倘若死亡年龄在20~40岁之间的话,误差甚至可以缩窄至两年左右。随着技术的进步,借助数量化模型的手段来分析耻骨联合面的年龄特征还可以让结果更加准确。此外胸骨也具备随年龄增长而规律性变化的特点,据此推断年龄的准确性仅次于耻骨联合面。
在考古挖掘中,颅骨一般保存相对完好,因此从这里也能找到不少鉴别年龄的线索。颅骨是由29块骨骼组成的结构,除下颌骨外,其他颅骨间均以骨缝相连。这些微小缝隙的存在允许颅骨可以微量滑动。虽然大部分颅骨骨缝的愈合速度在个体之间差异较大,但依然能为年龄的划分提供宝贵的信息。比如颅骨基底缝的愈合时间相对比较稳定,一般在20~25岁,通过观察基底缝的融合情况可以判断骨骼主人是否为成年人。当人步入老年期(50~60岁)后,骨缝发生完全融合并消。因此综合这些信息,有经验的考古专家拿到一具颅骨时,仅凭肉眼就可以大致判断出颅骨主人死亡所处的年龄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