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2章 宣德帝的烦恼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1/3)页
李云天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夜色已深,在车上不停地打着哈欠,今天他可累得够呛,白天“收拾”那些心高气傲的军汉,晚上又陪着宣德帝批阅了大半夜的奏章。
或许是年龄相近原因,再加上两人曾经在济宁府“共过患难”,宣德帝与李云天的谈话很随意,而且两人有着不少共同语言,对事物的看法也异常相似。
因此,在谈论完了那道密奏后,宣德帝就问起了李云天对桌案上那些奏章所奏之事的看法。
年轻的宣德帝与洪武帝、永乐帝和洪熙帝不同,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批阅奏章这种枯燥的事务中去。
可内阁却不会因为洪熙帝没有精力就减少上陈的奏章数量,因此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奏章从内阁转来请宣德帝批阅。
洪熙元年的时候,内阁的权限还没有后世那么大,内阁的阁员们可以在小事上陈述自己的见解,用小纸条贴在奏章上面给宣德帝看,可是那些大事还是要宣德帝自己来拿主意,请宣德帝朱笔御批。
毕竟,即使是大大提高了内阁地位的洪熙帝,面对朝中大事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乾坤独断,最多召集内阁阁员来进行商议。
如此一来,宣德帝每天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在批阅奏章上面。
尤为令宣德帝感到郁闷的是,那些被内阁阁员注释过的奏章上的处理意见基本上都符合他的心意,再怎么说内阁的阁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处理奏章上的事情可谓手到擒来。
而宣德帝对那些被内阁阁员注释过的奏章,通常都是在看阅完之后直接批示按照内阁员的主意去办。
至于那些上奏了大事的奏章,宣德帝时常要召内阁的阁员以及相应部院的堂官来商议,因为这些阁员和堂官很显然要比宣德帝精通奏章上所上奏的事务,到了最后拿主意的通常是阁员和堂官们。
这种事情日复一日地上演,宣德帝岂会不感到心烦?在他看来内阁的阁员们就能将这些奏章处理好,何苦让他还要再受一遍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宣德帝是大明天子,自然要牢牢把握住奏章的决断权,否则的话内阁岂不是要将其给架空了?
今天李云天既然来了,那么宣德帝顺手就把他抓了壮丁。
宣德帝这样做并不是心血来潮,李云天在湖口县干过一任知县,又时常查京城各大衙门的帐,故而无论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门还是地方府县的事情都清楚,在他看来正好可以给他解忧。
确实,李云天也没有让宣德帝失望,看完了那些奏章后侃侃而谈,听得宣德帝不时地点着头,对他的见解非常满意,御笔一挥就在那些奏章上按李云天的意思去处理事务。
因此,直到批完了桌案上的那些奏章李云天这才得以脱身,赶回军营继续去“修理”那些军汉,路上的心情有些沉闷。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司礼监的太监在宣德时期有了在奏章上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力,虽然现在宣德帝还没有将批红的权力交给司礼监的太监,但是已经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苗头。
晚上的时候,那些奏章就是在边上伺候着的金英读出来,而且是挑重要的内容说,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语都省略了过去。
李云天惊讶地发现,当他向宣德帝建言的时候,金英驾轻就熟地就把下一本奏章上的核心内容挑选了出来,很显然是经常给宣德帝读奏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1/3)页
李云天离开紫禁城的时候夜色已深,在车上不停地打着哈欠,今天他可累得够呛,白天“收拾”那些心高气傲的军汉,晚上又陪着宣德帝批阅了大半夜的奏章。
或许是年龄相近原因,再加上两人曾经在济宁府“共过患难”,宣德帝与李云天的谈话很随意,而且两人有着不少共同语言,对事物的看法也异常相似。
因此,在谈论完了那道密奏后,宣德帝就问起了李云天对桌案上那些奏章所奏之事的看法。
年轻的宣德帝与洪武帝、永乐帝和洪熙帝不同,没有那么多的精力投入到批阅奏章这种枯燥的事务中去。
可内阁却不会因为洪熙帝没有精力就减少上陈的奏章数量,因此每天都有数以百计的奏章从内阁转来请宣德帝批阅。
洪熙元年的时候,内阁的权限还没有后世那么大,内阁的阁员们可以在小事上陈述自己的见解,用小纸条贴在奏章上面给宣德帝看,可是那些大事还是要宣德帝自己来拿主意,请宣德帝朱笔御批。
毕竟,即使是大大提高了内阁地位的洪熙帝,面对朝中大事的时候还是要自己乾坤独断,最多召集内阁阁员来进行商议。
如此一来,宣德帝每天都要花费不少时间在批阅奏章上面。
尤为令宣德帝感到郁闷的是,那些被内阁阁员注释过的奏章上的处理意见基本上都符合他的心意,再怎么说内阁的阁员们都是经验丰富的老臣,处理奏章上的事情可谓手到擒来。
而宣德帝对那些被内阁阁员注释过的奏章,通常都是在看阅完之后直接批示按照内阁员的主意去办。
至于那些上奏了大事的奏章,宣德帝时常要召内阁的阁员以及相应部院的堂官来商议,因为这些阁员和堂官很显然要比宣德帝精通奏章上所上奏的事务,到了最后拿主意的通常是阁员和堂官们。
这种事情日复一日地上演,宣德帝岂会不感到心烦?在他看来内阁的阁员们就能将这些奏章处理好,何苦让他还要再受一遍累。
不过话又说回来了,宣德帝是大明天子,自然要牢牢把握住奏章的决断权,否则的话内阁岂不是要将其给架空了?
今天李云天既然来了,那么宣德帝顺手就把他抓了壮丁。
宣德帝这样做并不是心血来潮,李云天在湖口县干过一任知县,又时常查京城各大衙门的帐,故而无论是京城各大部院衙门还是地方府县的事情都清楚,在他看来正好可以给他解忧。
确实,李云天也没有让宣德帝失望,看完了那些奏章后侃侃而谈,听得宣德帝不时地点着头,对他的见解非常满意,御笔一挥就在那些奏章上按李云天的意思去处理事务。
因此,直到批完了桌案上的那些奏章李云天这才得以脱身,赶回军营继续去“修理”那些军汉,路上的心情有些沉闷。
如果他没有记错的话,司礼监的太监在宣德时期有了在奏章上代替皇帝批红的权力,虽然现在宣德帝还没有将批红的权力交给司礼监的太监,但是已经开始有了这方面的苗头。
晚上的时候,那些奏章就是在边上伺候着的金英读出来,而且是挑重要的内容说,把一些无关紧要的言语都省略了过去。
李云天惊讶地发现,当他向宣德帝建言的时候,金英驾轻就熟地就把下一本奏章上的核心内容挑选了出来,很显然是经常给宣德帝读奏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