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变通之举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
因此李云天开口为洪熙帝辩解,虽然言之有理,但在不少人眼中他是在阿谀奉承洪熙帝,失去了士大夫的风骨,故而在心中将他视为了一个为了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奴颜婢膝的小人。
更有甚者,认为李云天是大明的一个祸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毁掉了大明谏官的尊严和声誉,实在是国之恶贼。
李云天早就料想到了这个结果,因此也做好了迎接各种非议的准备,在他看来文人不仅要有风骨,更重要的还要脚踏实地的务实,尽忠职守,而不是夸夸其谈,人浮于事,那无疑就是尸位素餐。
有嫉恨蔑视李云天的人,自然也有称赞钦佩他的人,李云天在太和殿的那番言论完全就是针砭时弊的肺腑之言,洪熙帝自从登基后勤于政务、恭俭爱民,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李清正的这番进谏实在是过于偏激。
“各位大人,下官乃戴罪之身,先行告退。”来到大殿门口处,杨士奇正要开口安慰跪在门前的李清正,李清正站起身,面无血色地向杨士奇等人拱了一下手,随后又愤怒地瞪了李云天一眼,自顾自地离开了,很快就下了御阶,混杂在了殿前广场上纷乱出宫的官员中。
虽然太和殿内的官员要依照等级的高低退朝,可广场上的官员就没有这个顾忌,直接转身出宫,近万人潮水般向宫门涌去。
望着李清正的背影,杨士奇无奈地摇了摇头,恐怕李云天和李清正的这个梁子结大了。
别看李云天为李清正说了不少好话,不仅免了李清正一死也救了李清正全家,可像李清正这种士大夫视名节尤过生命,岂会领李云天的“虚情假意”,恐怕只会记得李云天在大殿之上出言羞辱他。
李云天在大殿之上与李清正激辩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态度各异。
《明新报》为此还特意做了一版专刊来刊登这件事情,不过它只是把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性的意见。
反倒是时常来《明新报》投稿的那些人,用笔名在《明新报》上展开了一番论战,支持李云天的人认为李云天在大殿之上的言行是振聋发聩之举,对大明官员是一种警醒,而反对者则将李云天视为一个为名利不折手段的卑鄙小人,妄为庶吉士,没有丝毫士大夫的风骨。
这两派人在报纸上唇枪舌剑地交锋,谁也无法辩倒对方,不过却引起了京城民众的关注,每一期报纸都被抢购一空,这种文人之间的大规模交锋在大明尚属首次,而且焦点还是大明堂堂的御史。
尤为令人感到诧异的事,作为明新馆的东家,李云天竟然放任那些反对他的人在报纸上发文抨击他,着实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在李云天看来,理不辨不明,随着两派人士在报纸上的交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理解他的做法。
李云天与李清正在大殿之上的激辩不仅在民间引发了热议,而且对洪熙帝也产生了莫大的触动。
退朝后,洪熙帝并没有回乾清宫处理政务,而是去了皇后所住的坤宁宫。
得知洪熙帝驾临,正在屋里与昭容谭氏聊天的张皇后连忙领着谭氏出门迎驾。
谭氏是洪熙帝宠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
因此李云天开口为洪熙帝辩解,虽然言之有理,但在不少人眼中他是在阿谀奉承洪熙帝,失去了士大夫的风骨,故而在心中将他视为了一个为了仕途上的飞黄腾达而奴颜婢膝的小人。
更有甚者,认为李云天是大明的一个祸害,凭借着三寸不烂之舌毁掉了大明谏官的尊严和声誉,实在是国之恶贼。
李云天早就料想到了这个结果,因此也做好了迎接各种非议的准备,在他看来文人不仅要有风骨,更重要的还要脚踏实地的务实,尽忠职守,而不是夸夸其谈,人浮于事,那无疑就是尸位素餐。
有嫉恨蔑视李云天的人,自然也有称赞钦佩他的人,李云天在太和殿的那番言论完全就是针砭时弊的肺腑之言,洪熙帝自从登基后勤于政务、恭俭爱民,无论内政还是外交都取得了巨大的成绩,李清正的这番进谏实在是过于偏激。
“各位大人,下官乃戴罪之身,先行告退。”来到大殿门口处,杨士奇正要开口安慰跪在门前的李清正,李清正站起身,面无血色地向杨士奇等人拱了一下手,随后又愤怒地瞪了李云天一眼,自顾自地离开了,很快就下了御阶,混杂在了殿前广场上纷乱出宫的官员中。
虽然太和殿内的官员要依照等级的高低退朝,可广场上的官员就没有这个顾忌,直接转身出宫,近万人潮水般向宫门涌去。
望着李清正的背影,杨士奇无奈地摇了摇头,恐怕李云天和李清正的这个梁子结大了。
别看李云天为李清正说了不少好话,不仅免了李清正一死也救了李清正全家,可像李清正这种士大夫视名节尤过生命,岂会领李云天的“虚情假意”,恐怕只会记得李云天在大殿之上出言羞辱他。
李云天在大殿之上与李清正激辩的事情很快就传遍了京城,人们对此褒贬不一,态度各异。
《明新报》为此还特意做了一版专刊来刊登这件事情,不过它只是把事情的经过复述了一遍,并没有发表任何评论性的意见。
反倒是时常来《明新报》投稿的那些人,用笔名在《明新报》上展开了一番论战,支持李云天的人认为李云天在大殿之上的言行是振聋发聩之举,对大明官员是一种警醒,而反对者则将李云天视为一个为名利不折手段的卑鄙小人,妄为庶吉士,没有丝毫士大夫的风骨。
这两派人在报纸上唇枪舌剑地交锋,谁也无法辩倒对方,不过却引起了京城民众的关注,每一期报纸都被抢购一空,这种文人之间的大规模交锋在大明尚属首次,而且焦点还是大明堂堂的御史。
尤为令人感到诧异的事,作为明新馆的东家,李云天竟然放任那些反对他的人在报纸上发文抨击他,着实出乎了众人的意料。
在李云天看来,理不辨不明,随着两派人士在报纸上的交锋,一定会有更多的人理解他的做法。
李云天与李清正在大殿之上的激辩不仅在民间引发了热议,而且对洪熙帝也产生了莫大的触动。
退朝后,洪熙帝并没有回乾清宫处理政务,而是去了皇后所住的坤宁宫。
得知洪熙帝驾临,正在屋里与昭容谭氏聊天的张皇后连忙领着谭氏出门迎驾。
谭氏是洪熙帝宠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