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架
重生杜少清
导航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373章 小萱萱的滑铁卢(三合一大章加更)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杜少清哈哈大笑,“叔父言重了,天下百姓多少?他们就算再大本事,又能亲自出钱出力建起多少学堂?至少给我们是有足够时间的。

而且晚辈建学的目的,可从未考虑过这些,而是因为当今我大唐基层官吏太过急缺,已经到了不得不快速补充读书人充实各级官吏的时候,当此之时,怕是什么争斗都要暂且抛开吧。”

看着杜少清一副正气凛然的样子,孔颖达好似看到了当年那个秦王府中运筹帷幄的人物,也是这样的果决,且往往所料必中,直击要害。

果然虎父无犬子,克明公后继有人啊!

孔颖达端起茶杯慢饮一口,随后考校似的问道:“对于如今他们在各地兴建学堂一事,你可有什么对策?你号称大唐第一才子,老夫不信你看不透其中利害。”

杜少清淡然一笑,“他们也是大唐子民,能在大唐遍地开办学堂为民开智,这是好事吧。”

“你小子,信不过老夫,跟我藏拙?

大唐沿袭前隋,行开科取士,就是为了打破世家大族把持官位垄断朝政的僵局。

当今天下,若是让读书人全都去各层官吏,不是读书人不够,而是犹有富裕,可却不能这样,为何?因为九成的读书人都是那些世家大族的人。

已经有七成的官员都是他们的人了,倘若这个数字变为九成,恐怕到时候这个天下随时都能改了姓氏,天下寒门百姓再无出头之日。

你也曾参加过三次科考,应当能够理解这里面的艰辛。”

孔颖达不满的对杜少清训斥道,同时一语点破要害痼疾。

杜少清突然哈哈大笑了起来,给对方添上茶水,安慰说道:“您老先不要激动,他们遍地开办学堂跟我们这样开学堂可是不一样的。

我们的书册纸张都是自己制作印刷的,成本低廉,所以丝毫没有压力。

而对方可全都是自己赔钱各地建学堂的,为了效仿我们这样,每个学生都用新书,他们教学用的课本都是大代价手抄的,这样的方式,又能铺开多大的场面?

就算他们不惜代价,又能跟我们耗多久?他们就算再过家大业大,又耗得起吗?”

孔颖达一听,瞬间醒悟过来,有些难以置信的盯着杜少清,良久之后开口道:“你当真只有二十来岁?如果不是亲眼所见,我都要认为你是克明公转世了。

看来你小子早就料到这一点了,这下对方岂不是中了你的圈套?

随着你学堂越开越多,他们也会跟着开设,长久下去恐怕要耗费他们大量的人力物力,得不偿失,说不定都能把他们拖垮了。

老天,这样的招数,真的是你早就算到的吗?”

越想越是心惊,孔老头已经不淡定了,本想来参观一下学堂,顺便提点建议指点下后辈的,没想到竟然听到了这样的大秘密,太可怕了。

杜少清连忙摆手道:“怎么会?

晚辈说了,办学的初衷就是因为朝廷基层官吏太过缺失,可没想过设计他人,而且我也不知道他们这么舍得投入本钱,为了抢占先机,竟然投入这么大。

所以有时候真的是——计划没有变化快,惊喜来的让人措手不及。

要不是您老点破这一点,小侄恐怕也想不到,他们似乎在自取灭亡呢。”

真的是这样吗?杜少清说的漫不经心很随意的样子,可孔颖达却绝对不相信,这么高明的策略,会是敌人走错棋?

想了一下,孔颖达沉声道:“不过你这个办法的主要环节还是在造纸和印刷上面,要小心保住这两样的秘密才是,一旦丢了,那对手瞬间就转危为安化险为夷了。”

杜少清苦笑道:“您老怎么说也是知名大儒,怎么老想着算计他人?

这两样秘密是不可能不泄露的,只要给我们五年喘息时间,就足够碾压了。

可惜实际上能保住一年就不错了,所以我们还是别想着算计人家了,好好为民开智就行。

百姓开智之后自然不会仅仅记住一家一姓的恩惠,真正的智者人才是懂得大是大非的,您老多虑啦。”

和这个云淡风轻的小子一比,孔颖达也感觉自己这个大儒有点太阴暗多心了点,于是笑骂道:“看来老夫是真的老了,遇到你这样的小子,招架不住喽。

克明公真是好福气!幸亏你生在杜家,这也是我大唐之福。”

说起来这还是孔颖达第一次私下里接触杜少清,一直听好友虞世南夸赞这个年轻人,没想到真正相处才知道,的确不一般。

孔颖达也没有继续纠结于怎么对付那些世家大族办学的事情了,因为他看到了一个关键地方,就是杜少清简单一个点子,就让对手慌忙招架,措手不及,那如果这小子认真对待呢?

而且当今陛下最善于用人,肯定早就看到了这一点,还是用自己女婿,这些事情恐怕已经不用自己多劳心了。

想到这些,孔颖达真的觉得自己这帮人已经老了。

“老夫看你学堂里面教的那些算术很是有独到之处,听说你没有藏私,还特意教了户部的算学官员,不知道可否也在国子监设一讲堂,专门传授这个?”

想都没想,杜少清求之不得呢,新式算术是准备普及全国的,有人愿意学当然好了,国子监可是大唐第一学府,有这个造势,新式算术会更加风靡。

两人相谈甚欢,却不知道他们议论中的五姓七望的确如孔颖达说的那样,开办学堂刚一开始就遇到了难题,那就是要做到一人一套书籍花费太大了。

杜少清的学堂施行的书籍免费使用策略,所以五姓七望办学不敢书籍收费,而且一旦收费,很多百姓是买不起的。

可想要保证提前跟朝廷办学抢占生源,就势必要做到尽多的招收学生,这样一来似乎就是个死结,因为只能是有多少书就有多少学生。

可他们的书册从纸张到刻板印刷,都是代价巨大的。

王硅当初定计的时候说这是边角小钱,可是真正实行的时候,这个花费乘以学生的人数,那就是个天文数字,饶是五姓七望家大业大,也觉得伤筋动骨了。

花费一大就有人表示不满了,因为势必要挤走自己身上的资源,所以还没等他们的摊子铺开,已经出现了内部矛盾,这些让王硅等人头疼。

无奈之下只能缓缓图之折中而行,一边慢慢开设学堂,一边争取尽早拿到杜少清印书造纸的方子。

(本章未完,请翻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