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6章 踌躇
『如果章节错误,点此举报』
第(2/3)页
的背影,郑锦忍不住长叹一声,慢慢关上了店门。
……
此时的夏之萍同样没有睡着,她披着睡衣站在窗台边,凝望着路灯下如织的雨丝。
高英培的到来是她没有想到的,他带来了李士群的问候,并对那一天发生的事情表示歉意,同时还试探着询问了夏之萍可否去南京见面的可能。
夏之萍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但这个反应似乎是在高英培的预料之中,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胖脸上依然挂满了犹如春风一般和煦的笑容,“没关系的,李先生的心意您明白就可以了,李先生说:日久见人心,早晚您会了解的。”
说完,放下了几盒礼物,就告辞离开。
夏之萍呆呆的看着那些礼物,愣了足有十分钟,一枚祖母绿的戒指,一串珍珠项链,还有几本原版的英文小|说,这种搭配虽然有些怪异但都是夏之萍最喜欢的。
李士群的博学、幽默和见识是元剑锋无法相比的,如果说夏之萍对其没有一点点的好感,那她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私下见面,李士群的无名指上是带着结婚戒指的,但这一点,他也并没有向夏之萍隐瞒,相比较之下,这种坦诚更让夏之萍欣赏。
但与李士群的交往,让夏之萍在惬意的同时,却饱含着一种深深的犯罪感和内疚感,作为一个有夫之妇,她很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她甚至想过,将这样一种愉悦的感觉留在内心里,毕竟被人追求对于现在的夏之萍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可夏之萍却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丈夫对自己形同路人,而自己虽然极力想维持这个家,但那种渴望摆脱束缚的感觉却在不断侵扰着她的灵魂。
夏之萍不止一次的想过,假使再遇到李士群,她一定会义正言辞的拒绝他的感情,她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但高英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将她所有的拒绝化解的无影无踪,接下来夏之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再一次的拒绝,而看到那些礼物,夏之萍觉得自己这一次又要失败了。
……
阿猫坚持将之前救下来的那个女孩送回家,那个女孩叫常芊芊,不久之前刚从苏北来到上海。这两年苏北的守成不是很好,很多饥民为了生计都携家带口的涌进了上海滩,只为求一顿温饱。
对此,阿猫深信不疑,亲自开着车将女孩送到万聚码头的万聚弄堂。以前,这也是公共租界的一片繁华地带,但日本人进入租界后,在这里与英国军队激战一场,原本热闹的码头付之一炬,再加上,龙王和万墨林、林笑棠三人联手,拿下了上海滩六成以上的货运码头,并在离此不远处新建了一个码头,这里也就不复当年的繁华了。
顺着万聚弄堂走不远,便有一片木制结构的楼房,这是当年租借政府为了应对难民潮而修建的,现在则成了苏北饥民的聚集
(本章未完,请翻页)
第(2/3)页
的背影,郑锦忍不住长叹一声,慢慢关上了店门。
……
此时的夏之萍同样没有睡着,她披着睡衣站在窗台边,凝望着路灯下如织的雨丝。
高英培的到来是她没有想到的,他带来了李士群的问候,并对那一天发生的事情表示歉意,同时还试探着询问了夏之萍可否去南京见面的可能。
夏之萍想都没想便拒绝了,但这个反应似乎是在高英培的预料之中,他那张人畜无害的胖脸上依然挂满了犹如春风一般和煦的笑容,“没关系的,李先生的心意您明白就可以了,李先生说:日久见人心,早晚您会了解的。”
说完,放下了几盒礼物,就告辞离开。
夏之萍呆呆的看着那些礼物,愣了足有十分钟,一枚祖母绿的戒指,一串珍珠项链,还有几本原版的英文小|说,这种搭配虽然有些怪异但都是夏之萍最喜欢的。
李士群的博学、幽默和见识是元剑锋无法相比的,如果说夏之萍对其没有一点点的好感,那她也不会一而再再而三的和他私下见面,李士群的无名指上是带着结婚戒指的,但这一点,他也并没有向夏之萍隐瞒,相比较之下,这种坦诚更让夏之萍欣赏。
但与李士群的交往,让夏之萍在惬意的同时,却饱含着一种深深的犯罪感和内疚感,作为一个有夫之妇,她很明白这样做的后果,她甚至想过,将这样一种愉悦的感觉留在内心里,毕竟被人追求对于现在的夏之萍来说已经是一种奢侈的享受了。可夏之萍却万万没想到,事情竟然变成现在这个样子,丈夫对自己形同路人,而自己虽然极力想维持这个家,但那种渴望摆脱束缚的感觉却在不断侵扰着她的灵魂。
夏之萍不止一次的想过,假使再遇到李士群,她一定会义正言辞的拒绝他的感情,她也相信自己一定能做到,但高英培轻描淡写的几句话却将她所有的拒绝化解的无影无踪,接下来夏之萍不知道自己该怎么去再一次的拒绝,而看到那些礼物,夏之萍觉得自己这一次又要失败了。
……
阿猫坚持将之前救下来的那个女孩送回家,那个女孩叫常芊芊,不久之前刚从苏北来到上海。这两年苏北的守成不是很好,很多饥民为了生计都携家带口的涌进了上海滩,只为求一顿温饱。
对此,阿猫深信不疑,亲自开着车将女孩送到万聚码头的万聚弄堂。以前,这也是公共租界的一片繁华地带,但日本人进入租界后,在这里与英国军队激战一场,原本热闹的码头付之一炬,再加上,龙王和万墨林、林笑棠三人联手,拿下了上海滩六成以上的货运码头,并在离此不远处新建了一个码头,这里也就不复当年的繁华了。
顺着万聚弄堂走不远,便有一片木制结构的楼房,这是当年租借政府为了应对难民潮而修建的,现在则成了苏北饥民的聚集
(本章未完,请翻页)